明皇封禪泰山①,張說為封禪使②。說女婿鄭鎰本九品官,舊例封禪后,自三公以下皆遷轉一級③;惟鄭鎰因說驟遷五品,兼賜緋服④。因大脯次⑤,玄宗見鎰官位騰躍,怪而問之,鎰無詞以對。黃幡綽曰⑥:“此乃泰山之力也⑦。”
(《酉陽雜俎》)
注釋①明皇——唐玄宗李隆基。封禪(shan)泰山,皇帝到泰山祭祀天地。②張說(yue)——字道濟,又字悅之,唐代大臣,封燕國公,官至中書令。③三公——西漢時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稱三公;東漢時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稱三公,是共同負責軍政的最高長官。唐沿此稱,指最高一級軍政長官,惟已無實際職務。④緋服——赤色官服。唐代品官服色規定,三品以上穿紫色,四五品官穿緋色,八九品官穿青黑色。⑤大脯——當作“大酺(pu)”,大宴飲。次,排列次序。⑥黃幡綽——玄宗時宮廷樂工。⑦“此乃”句——語意雙關,即指鄭鎰因封禪而遷轉,也以泰山暗喻張說是鄭鎰的靠山。
賞析《酉陽雜俎》是段成式撰寫的一部具有獨創性的筆記。該書把志怪、傳奇、雜錄、瑣聞、考證諸體匯為一編,故稱“雜俎”。書中記有南北朝和唐代統治階級的秘聞軼事。本文就是一則有關張說以權謀私的記載。
張說歷仕武后、中宗、睿宗、玄宗四朝。玄宗時他以詩歌功頌德,備受恩寵,封為燕國公,終官右丞相兼中書令。朝廷重要文誥多出其手,與蘇颋并稱為“燕許大手筆”。他仰仗皇帝恩寵和自己的官高位尊,為所欲為。本文記述其在唐明皇泰山封禪后,以“封禪使”的身份,不按“封禪后,自三公以下皆遷轉一級”的“舊例”,把女婿鄭鎰的官位從九品一下子提到五品,并賜穿紅色官服,以至“因大脯次,玄宗見鎰官位騰躍”,也感到驚詫。于是“怪而問之”,結果鄭鎰也無言以對。宦官、樂工黃幡綽卻說:“此乃泰山之力也。”這是一篇耐人尋味的小品。文至“鎰無詞以對”,已“成局了然”,不必再寫了。然而作者的高明處,就是黃幡綽的那句應對之詞“此乃泰山之力也”。畫龍點睛,一語雙關,不露聲色,化隱為顯,使文意得到升華,極富恢諧幽默的情趣。正因為鄭鎰得以飛黃騰達,完全是靠岳父的力量,“泰山”才成岳父的別稱,以為典故。這樣的結語,正如陸機《文賦》所說:“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雖眾辭之有條,必待茲而效績。”
上一篇:《崔昭行賄事》原文|賞析
下一篇:《哀悼葉老》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