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賜清閑燕
【出典】 《漢書》卷六六《蔡義傳》:“詔求請為《韓詩》者,征義待詔,久不進見。義上疏曰:‘臣山東草萊之人,行能亡所比,容貌不及眾,然而不棄人倫者,竊以聞道于先師,自托于經術也。愿賜清閑之燕,得盡精思于前。’上召見義,說《詩》,甚說之。”唐·顏師古注:“燕,安息也。”《漢書》卷七八《蕭望之傳》:“地節三年夏,京師雨雹,望之因是上疏,愿賜清閑之宴,口陳災異之意。”
【釋義】 漢人上疏君主請求召見、進言時,常用“愿賜清閑之燕”(通“宴”)來表示。后世沿用為典實。
【例句】 ①三千牘在,玉殿何日賜清閑。(毛滂《水調歌頭·擬饒州法曹掾作》674)這里用本典感嘆難以得到當今皇帝的召見。②花墩屢賜清閑燕,文石難忘咫尺顏。(吳則禮《鷓鴣天》[作賦丁年厭兔園]737)這里借以追述昔日君主賜見的情景。
上一篇:典故《賜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賜湖唐敕》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