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枕流漱石
【出典】 《世說新語·排調(diào)》:“孫子荊年少時欲隱,語王武子‘當(dāng)枕石漱流’誤曰‘枕流漱石’。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孫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
【釋義】 魏晉時人習(xí)用“枕石漱流”形容隱居生活。晉人孫楚(子荊)向王濟(武子)談及隱居生活時將“枕石漱流”誤為“枕流漱石”,受到嘲笑后又強作解釋,說“枕流”是為洗凈耳朵中常聽到的世俗言語,“漱石”是為了磨礪牙齒。此語也成為詠隱居生活的典實。
【例句】 ①老來身世疏篷底,忍憔悴、看人顏色。更何似、歸歟枕流漱石。(趙鼎《花心動·偶居杭州七寶山國清寺冬夜作》945)這里用“枕流漱石”代指隱居生活。②王家竹,陶家柳,謝家池。知君勛業(yè)未了,不是枕流時。(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題晉臣真得歸、方是閑二堂》1932)這里用“枕流”代指歸隱,句謂趙晉臣還未到歸隱之時。③可笑先生無病,病在枕流漱石,福至自然通。(劉辰翁《水調(diào)歌頭》[百千孫子子]3239)這里以“枕流漱石”代指隱居生活。
上一篇:典故《枕戈待旦》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柘枝猶在》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