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我走在清涼的街道上,遇見了我的弟弟。
“瑩姐,你走到哪里去?”
“隨便走走吧!”
“我們去吃一杯咖啡,好不好,瑩姐?!?br>
咖啡店的窗子在簾幕下掛著蒼白的霜層。我把領口脫著毛的外衣搭在衣架上。
我們開始攪著杯子鈴啷的響了。
“天冷了吧!并且也太孤寂了,你還是回家的好?!钡艿艿难劬κ巧詈谏?。
我搖了頭,我說:“你們學校的籃球隊近來怎么樣?還活躍嗎?你還很熱心嗎?”
“我擲筐擲得更進步,可惜你總也沒到我們球場上來了。你這樣不暢快是不行的。”
我仍攪著杯子,也許飄流久了的心情,就和離了岸的海水一般,若非遇到大風是不會翻起的。我開始弄著手帕。弟弟再向我說什么我已不去聽清他,仿佛自己是沉墜在深遠的幻想的井里。
我不記得咖啡怎樣被我吃干了杯了。茶匙在攪著空的杯子時,弟弟說:“再來一杯吧!”
女侍者帶著歡笑一般飛起的頭發來到我們桌邊,她又用很響亮的腳步搖搖地走了去。
也許因為清早或天寒,再沒有人走進這咖啡店。在弟弟默默看著我的時候,在我的思想凝靜得玻璃一般平的時候,壁間暖氣管小小嘶鳴的聲音都聽得到了。
“天冷了,還是回家好,心情這樣不暢快,長久了是無益的?!?br>
“怎么!”
“太壞的心情與你有什么好處呢?”
“為什么要說我的心情不好呢?”
我們又都攪著杯子。有外國人走進來,那響著嗓子的、嘴不住在說的女人,就坐在我們的近邊。她離得我越近,我越嗅到她滿衣的香氣,那使我感到她離得我更遼遠,也感到全人類離得我更遼遠。也許她那安閑而幸福的態度與我一點聯系也沒有。
我們攪著杯子,杯子不能像起初攪得發響了。街車好像漸漸多了起來,閃在窗子上的人影,迅速而且繁多了。隔著窗子,可以聽到喑啞的笑聲和喑啞的踏在行人道上的鞋子的聲音。
“瑩姐,”弟弟的眼睛深黑色的?!疤炖淞?,再不能飄流下去,回家去吧!”弟弟說:“你的頭發這樣長了,怎么不到理發店去一次呢?”我不知道為什么被他這話所激動了。
也許要熄滅的燈火在我心中復燃起來,熱力和光明鼓蕩著我:
“那樣的家我是不想回去的。”
“那么飄流著,就這樣飄流著?”弟弟的眼睛是深黑色的。他的杯子留在左手里邊,另一只手在桌面上,手心向上翻張了開來,要在空間摸索著什么似的。最后,他是捉住自己的領巾。我看著他在抖動的嘴唇:“瑩姐,我真耽心你這個女浪人!”他牙齒好像更白了些,更大些,而且有力了,而且充滿熱情了。為熱情而波動,他的嘴唇是那樣的退去了顏色。并且他的全人有些近乎狂人,然而安靜,完全被熱情侵占著。
出了咖啡店,我們在結著薄碎的冰雪上面踏著腳。
初冬,早晨的紅日撲著我們的頭發,這樣的紅光使我感到欣快和寂寞。弟弟不住地在手下搖著帽子,肩頭聳起了又落下了;心臟也是高了又低了。
渺小的同情者和被同情者離開了市街。
停在一個荒敗的棗樹園的前面時,他突然把很厚的手伸給了我,這是我們要告別了。
“我到學校去上課!”他脫開我的手,向著我相反的方向背轉過去??墒亲吡藥撞?,又轉回來:
“瑩姐,我看你還是回家的好!”
“那樣的家我是不能回去的,我不愿意受和我站在兩極端的父親的豢養……”
“那么你要錢用嗎?”
“不要的。”
“那么,你就這個樣子嗎?你瘦了!你快要生病了!你的衣服也太薄啊!”弟弟的眼睛是深黑色的,充滿著祈禱和愿望。我們又握過手,分別向不同的方向走去。
太陽在我的臉面上閃閃耀耀。仍和未遇見弟弟以前一樣,我穿著街頭,我無目的地走。寒風,刺著喉頭,時時要發作小小的咳嗽。
弟弟留給我的是深黑色的眼睛,這在我散漫與孤獨的流蕩人的心板上,怎能不微溫了一個時刻?
(1936年《生活知識》第1卷第7期)
賞析對于一個流浪異鄉的旅人,家是溫暖,親情,是縈縈不去的系戀;而對于一個出走的娜拉,家卻又是羈縻、牽絆,是默默無言的威壓。于是,困擾現代文學史上幾代作家的“家”情結,自然地也成為蕭紅寫在自己抗婚出走后的《初冬》一文中的題旨所在。女主人公落寞、孤寂的情懷,與弟弟短暫會晤中的彼此理解溫慰,最終點染出作者凜然的自尊與不屈的個性,以及對自由的熱切向往。
蕭紅文筆的婉約與清麗已是人所共識,但僅就這篇抒情小品的特點而言,借用魯迅對《生死場》的首肯,似乎更為確當,這便是——“女性的細致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
弟弟對姐姐的細致觀察,流露在熱切的言談話語間:“你瘦了,”“你的頭發這樣長了,”“你快要生病了,”“你的衣服也太薄啊”;姐姐對弟弟的觀察則貫注于全文的方寸點滴:弟弟長大的身體,下意識的手勢,激情的臉,不安的心……尤其在弟弟的深黑色的眼睛上,作者做了四次“定格”處理,每一次都伴隨著弟弟逐次升級的熱切情感,每一次都是令姐姐心旌搖曳的瞬間。“深黑色的眼睛”成為特定環境下“家”的意象,既深蘊著眷眷親情,又隱含著某種抑壓。由是,女主人公才會最終離開有著深黑色眼睛的弟弟,而又戀戀地將弟弟的深黑色的眼睛鏤于心板,走向“不同的方向”。
如果說“細致的觀察”尚為女性作家所共有,那么“越軌的筆致”則實為蕭紅所獨具。以散文的筆法做小說,以詩的筆法寫散文,使其筆下的文字尤為別致脫俗。作者以主觀情懷參照客觀外界,筆力所及便無不反襯出女主人公特有的郁悒與落寞:女侍者“歡笑一般飛起的頭發”;靜寂中“壁間暖氣管小小嘶鳴”;近在咫尺卻又“更遼遠”的滿衣香氣的外國女人,以及初冬早晨那“閃閃耀耀”的陽光……如詩的格調輔之如詩的語言,終于賦予這篇小品以抒情小令的幽遠意蘊,令人回味不盡。
上一篇:《大自然的禮贊》原文|賞析
下一篇:《成都的春天》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