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敏公元宵失子,十三郎五歲朝天》簡介|鑒賞
明代白話短篇小說。見《二刻拍案驚奇》卷之五。故事源出岳珂《桯史》和洪邁《夷堅志補》。敘:
正月十五元宵節,大臣王韶的五歲兒子南陔,由家人領著去觀燈,混亂中被人拐去。他機智地攔轎呼救,被宦家抱進宮中,拜見天子。因南陔在途中曾偷偷地在拐子的衣領上插了一根針線,因此官府很快就抓獲了拐子。在審理中也破了真珠姬的拐騙案。皇帝和大臣們都很高興,差人將南陔送回王家,并賜以厚禮。小說頌揚了南陔的精明和智慧,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市民階層對子女教育的理想追求和憧憬。類似這樣的“神童”形像,在晚明文學中是不多見的。
小說從南陔的丟失寫起,到南陔的歸來結束,結構完整,并能注意前后照應。故事中間插敘真珠姬拐騙案,對表達主題有一定作用,但從全篇的藝術構思看,似成為枝蔓,宜加裁剪為好。另外,對南陔“神化”過多,反覺不真,減弱了故事的思想光澤。小說對王韶有“自知之明”的描寫,也不合情理。
上一篇:《補妒記》簡介|鑒賞
下一篇:《西齋話記》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