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參加了成都市反侵略的火炬大游行,在極端興奮中踏上歸途的時候,很偶然地我聽見一個小孩子邊走邊問他母親說:“啷個火把會,要提燈籠?”那母親回答他:“從前提燈會才提燈,現在是改成火炬游行了!”這固然只是簡單的兩句,卻好像一下就把過去的布幕拉開,使我得到很大的啟示。
記得二十七年前我們中華民族被異族的清朝專制魔王統治的那三百多年,我們不但得不到成千成萬人親密地在街頭游行的權利,就是在家里聚眾上數人,也要犯他們制定的“王法”,說是“無故聚眾,就有叛逆嫌疑”,許多我們的祖先都被抄家滅族了!而大街只有他們才能橫沖直闖。上自皇帝,下至縣官,出來時先要清道,當他們擺著長列的儀仗在街上高視闊步的時候,我們這些老百姓就要全都躲起,叫做“肅靜回避”!所謂“只準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就是那時從經驗中提煉出來的警句,那時我們是受著怎樣的被宰割被奴役的黑暗生活呵!
我們的先烈們忿然而起了,用了他們的頭顱和鮮血,前仆后繼的與異族的專制魔王搏斗,直到辛亥那年推翻了清王朝,建立起民國,我們全中華民族這才大膽的點起了燈,不但點燈,而且還成千成萬地骨肉般地整著隊子在街上游行,唱歌,喊口號,用我們四萬萬五千萬個燈籠的光在全中國的街頭表示我們偉大的民族的力量。
從此,我們該享受人的生活,該享受主人翁的權利了吧,可是國際的法西斯侵略魔王襲來了,這就是日本帝國主義。它強占我們的土地,屠殺我們的同胞,想把我們四萬萬五千萬人都變成它的奴隸!“九一八”那年,我們東四省的同胞頓時陷入比清朝統治時代更悲慘的地位,從此又不敢點燈了!是的,我們是記得的,我們曾經怎樣和清朝斗爭過來的,我們曾經怎樣用了頭顱和鮮血換來的!我們是人,我們決不愿再做奴隸,決不愿再做任何東西的奴隸!在忍無可忍之后,我們展開了我們全民族的偉大抗戰!
我們這民族,已不再是過去三百多年那樣茍且偷生的民族,我們已經懂得只有全國一致團結,抗戰到底才能爭取我們徹底的獨立和解放。時代已不同了,二十世紀的四十年代,也不再是過去二十幾年前那樣的黑暗無底,在全世界我們有的是廣大的友人,這次在倫敦有五十余國為了援助我們,制裁日寇,而舉行了國際反侵略大會,火炬游行。是的,我們中華民族并不是孤獨的;用燈籠已經不夠表現我們民族的力量了,尤其是世界的力量了。我們改用了火炬,用熊熊的火光與世界友人們的火炬的光輝聯結成巨大的一片,這是怎樣無比雄偉的力量呵!
這力量,將使侵略魔王從這地球上消滅,我們將重新建立輝煌光耀的世界!世界不再是人吃人的而是幸福的世界!到那時,我們的兒孫們將舉起比我們的更輝煌的東西!
(1938年2月16日《新民報》)
賞析讀書有“讀后感”,看戲有“觀后感”,本文是作者參加一次成都市反侵略火炬大游行后寫的文章,可稱為“游后感”。1938年春節剛過,全市人民舉行了一場震撼人心的火炬游行,作者作為文藝家抗敵協會的文化戰士也參加了。游行歸來,他心情難以平靜,便把自己的感觸及時寫成了文章。
作品是作者以“極端興奮”的心情寫的,似乎不是用筆在寫,而是用手中的火炬在寫。寫的也似乎不是普通的文章,而是發自一個抗日文藝工作者心底的聲音,也是發自千萬文藝工作者、千萬人民大眾心底的聲音。作者深為火炬游行的浩大聲勢所感動,這濃烈的情感也能感染讀者。
作者用激情寫作,也把理性思維貫穿全文。他贊揚了群眾的熱情,也闡述了火炬游行的意義:第一,證明了中國人民有反侵略、爭自由、爭民主的優良傳統。27年前,在清朝封建政府統治下,人民遭受了封建勢力、帝國主義的雙重壓迫,為爭自由、爭人權,爆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從此人民能點起燈籠來“表示我們偉大的民族的力量”。今天反侵略行動并非偶然。第二,抗日反侵略是中國不愿做奴隸的人民的神圣使命。我們熱愛和平,但“在忍無可忍之后,我們展開了我們全民族的偉大抗戰”。第三,我們的斗爭一定會勝利。有這么多人民團結一心反侵略,又加上國際上有許多國家對我們的聲援,形成了“無比雄偉的力量”。
這篇滿懷激情的小品,構思上是十分集中的。題目是《從燈籠到火炬》,全文自始至終緊扣這個中心來寫。從成都反侵略游行,憶起辛亥革命后的提燈會;又聯想到“只許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的黑暗統治;再說到日本強盜來后,我們更不敢點燈了;再說到國際反侵略大會的火炬游行。中國的火炬游行已匯入了世界反法西斯侵略大游行的洪流中。燈和火炬,是斗爭的熱情象征,也是勝利的標志。
上一篇:《蛙聲——從軍瑣憶之一》原文|賞析
下一篇:《橋上》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