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去未已,一江追之。余觀百余舟出沒于風濤縹縹、云煙有無之間,前者不徐,后者不居,何其勞也!而一二漁舟往來其間,獨悠然若無見者,彼何人耶?
(《誠齋集》)
注釋①曾無逸——曾三聘,字無逸,臨江新淦人。宋乾道二年進士。
賞析題跋寫山水,與一般專記湖光山色、秀峰麗水的游記文字有所不同。前者系有感而發,長短不論、豐約自裁;而后者必是周詳記其美景,探幽挹秀,飽覽山水。楊萬里這篇題畫文字,在不經意之中,用一組閑散瀟灑的文字,勾勒出一幅意味深遠的山水畫境,入畫,出畫,頗具晉人玄遠的旨趣,予人一種純乎自得的美感享受。“千山去未已,一江追之。”辟頭兩句,高點透視,大為從容,既已占盡山水風流:千山重疊,山脈綿延遠去,一水沉沉,相隨千山不放。而在這山水之間,“余觀百余舟出沒于風濤縹縹、云煙有無之間,前者不徐,后者不居,何其勞也!”一江之上,百舸爭流,而又錯落有致,不徐不疾,宛轉相隨。寫到這里,作者一方面巧妙地點明了畫題之意,另一方面也讀出了山水與人事的和諧與默契。然而,在這之中,卻有“一二漁舟往來其間,獨悠然若無見者,彼何人耶?”文章最后,景中有理,理中有情,顯然作者已經意在畫外了,大千世界,百事紛擾,若能悠然物外,又何等瀟灑。作者用“彼何人耶?”一問語作結,意味深長,令人神往。
這篇題跋,文字簡煉,意在言外,筆墨隨意而又頗具匠心,確是一篇難得之作。
上一篇:《題章友直草蟲》原文|賞析
下一篇:《跋韓干馬》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