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珂雪齋集
詩文別集。三十八卷,附錄二卷,其中詩八卷。明袁中道撰。袁中道詩、文,最早刊刻者乃是宏道于明神宗萬歷二十四年(1596)在吳縣為其所刻之詩集。中道生前自刊詩文集多次,至今仍可見者有《珂雪齋近集》十卷、《珂雪齋前集》二十四卷、《珂雪集選》二十四卷,《珂雪齋外集·游居柿錄》十三卷等四種。《近集》刊于萬歷四十五年,集中所收乃萬歷三十六年至四十三年所作詩、文,附其子袁祈年詩一卷。《前集》實為“全集”,刻于萬歷四十六年(1618),所收錄詩、文亦到此年。此編是收錄中道作品最多的一種。《集選》二十四卷,刻于熹宗天啟二年(1622)。此編在《前集》的基礎上有所增刪,所增皆為萬歷四十六年以后之作品、刪去《前集》中收錄的一些詩、文,故曰“選”。《集選》與《前集》差別不大,詩、文編排次序及格局幾全相同。自此編之出,《近集》與《前集》流傳遂少。此集題為鄒得魯校。《外集》刻于天啟四年(1624),即中道之《游居柿錄》(亦稱“曰記”)。今人錢伯誠匯合四種版本,而以《前集》為底本,合編為《珂雪齋集》。《近集》佚出詩一首、文十五篇,《集選》佚出詩五十八首、文六十四篇,全部補錄,編入相應卷數。《近集》、《集選》僅作校本,異文大多未出校記。《外集》十三卷排在詩、文之后,后附其子袁祈年詩一卷、《柞林紀譚》一卷。中道有齋名珂雪,取《觀經》“觀如來白毫相如珂雪”之意,以之名集。此編于198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出版。民國年間,中央書店所編《珂雪齋近集》(后由上海書店影印出版),既非《近集》,亦非《前集》,更非《集選》,乃一殘本的牉合本,詩文遺漏極多,不足珍重。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王梵志詩校輯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瑤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