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
滁州送范倅
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管送歸船。秋晚莼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賢。想夜半承明[1],留教視草[2],卻遣籌邊。長安故人問我:道愁腸殢酒只依然[3]。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
【賞析】
這首詞是詞人于乾道八年(1172年)滁州(今屬安徽)任上,為送他的同事范昂赴京城臨安而作。辛棄疾南歸后多年輾轉后方州縣,始終不得重用,內心非常悲憤。于是在送別好友的時候,表達了自己有志難伸的感傷。上闋寫惜別之情和流光虛度之嘆。起句“老來”突兀,須知此時他才三十三歲,但一想南歸至今正好十年,抗金復國之志一直不得伸展,往日之愿如此遙遠,“老”的感覺也便自然了。“怯流年”也是這個意思。下面“況”字一轉,又回到送別,表達依依之情,并為范倅能敘天倫之樂而高興。下闋寄托自己感慨之情。先以想象抒懷,羨慕范倅能到朝廷輔佐君王、做許多實事,是寄托也是勉勵。“長安”句看似自謙,卻是現實境況。最后用典故收筆,出人意料,更令人心酸。全詞運用對比的手法寄托情懷,從“怯”開始,到“況”一進,再“只管”一恨,到下闋“便好”到“問我”到“醉來”,層層相催,逼人唏噓嘆惋。即使抒離情也氣勢豪放。
【注釋】
[1] 承明:漢代宮中有承明廬,用侍臣輪流值班時住宿的地方。
[2] 視草:為皇帝擬制詔書之稿。
[3] 酒:沉溺于酒。
上一篇:《韓偓·木蘭花·婉約詞》賞析
下一篇:《柳氏·楊柳枝·婉約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