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遷鶯
晉師勝淝上
李綱
長江千里,限南北[1]、雪浪云濤無際。天險難逾,人謀克壯[2],索虜豈能吞噬[3]!阿堅百萬南牧[4],倏忽長驅吾地[5]。破強敵,在謝公處畫[6],叢容頤指[7]。
奇偉!淝水上,八千戈甲[8],結陣當蛇豕[9]。鞭弭周旋[10],旌旗麾動,坐卻北軍風靡[11]。夜聞數聲鳴鶴,盡道王師將至[12]。延晉祚[13],庇烝民[14],周雅何曾專美[15]。
【賞析】
李綱以歷代重大事件,特別是著名的戰爭為題材,創作了一組(共八首,其一為殘句)詠史詞,借以表達他的歷史觀和對待現實斗爭的態度,這首反映秦晉淝水之戰的《喜遷鶯》便是其中的一篇。東晉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堅率數十萬軍隊,大舉南下,企圖一舉滅晉。晉相謝安派謝玄等率兵迎戰,結果在淝水大敗秦軍,取得了以弱敵強、以少勝多的巨大勝利。詞人歌頌淝水之戰的勝利,目的在于以古喻今,激勵南宋君臣不畏強敵,堅持抗金,為光復失地、統一國土而戰。此詞敘事簡明,語言精練,章法嚴謹,層次井然,風格雄健,是詠史詞中的一篇力作。
【注釋】
[1] 限:阻隔。
[2] 克壯:克服強敵。壯,強壯,這里指強敵前秦。一作克敵。
[3] 索虜:南北朝時南朝對北朝的蔑稱。索,指發辮,古代北方民族多有發辮,故稱。這里指前秦,也借指金兵。
[4] 阿堅:前秦主苻堅。南牧:南侵。
[5] 倏忽:轉眼之間。
[6] 謝公:謝安。處畫:處置籌劃。
[7] 頤指:謂以下巴的動向示意而指揮人,常指指揮人的傲慢態度,亦形容指揮若定。這里用后者意。
[8] 八千戈甲:指謝石、謝玄率八萬晉軍大破前秦軍隊。八千戈指東晉精兵。
[9] 當:阻擋。蛇豕:長蛇封豕的簡稱,比喻貪財害人者,這里指苻堅。
[10] 鞭弭(mǐ):馬鞭和弓。此指指揮軍隊。
[11] 卻:退卻,指敗逃。北軍:苻堅軍。
[12] “夜聞”二句:即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13] 延晉祚:延長了晉朝的國運和年代。祚(zuò),國運、年歲。
[14] 烝民:百姓。
[15] 周雅:指《詩經·小雅》中的《六月》《采芑》等贊頌周宣王討伐玁狁、蠻荊取得勝利的篇章。專美:獨得贊美之詞。
上一篇:《韋莊·喜遷鶯·豪放詞》賞析
下一篇:《張先·天仙子·婉約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