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
柳
柳陰直[1],煙里絲絲弄碧[2]。隋堤上[3]、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4],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yīng)折柔條過千尺。
閑尋舊蹤跡[5],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6]。愁一箭風(fēng)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shù)驛[7],望人在天北。
凄惻[8],恨堆積!漸別浦縈回[9],津堠岑寂[10],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11],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
【賞析】
宋毛幵《樵隱筆錄》說這首詞在南宋紹興年間頗為流行,常用作送別時(shí)的唱曲,因它分三闋,故稱《渭城三疊》。題為柳,實(shí)不詠柳,而是抒別愁。《宋四家詞選》說這首詞是“客中送客”。上闋寫景:寫柳陰、柳絲,借柳樹將那離愁別緒渲染一番。“拂水飄綿”四字用得精練,柳條輕拂流水、春意綿綿的景象躍然眼前,將送別纏綿依依不舍的情感盡致吐露。中闋寫別情,從“閑尋”起寫送客時(shí)自己抒別情,以柳說人,以物似情,“愁一箭風(fēng)快”,將自己“京華倦客”的失意復(fù)雜心情更添一層哀愁。下闋寫別后追憶,其中“斜陽冉冉春無極”是周詞的名句。梁啟超評這七字:“綺麗中帶悲壯,全首精神提起。”結(jié)尾“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又是一名句。追思多少歡樂往事,全如在夢里,往事不堪回首,如今滿懷凄惻,唯有暗灑淚珠而已。全詞委婉曲折,抑郁情懷,傷別念舊之痛苦在回旋往復(fù)的敘述中得到深刻的表述。這首詞代表了周邦彥詞的綿密曲折、委婉入情、富艷精工的藝術(shù)特色。
【注釋】
[1] 柳陰直:長堤上柳樹齊整,陰影連成一條直線。
[2] 煙:指霧氣。
[3] 隋堤: 水之堤,隋煬帝時(shí)所建。
[4] 故國:這里指故鄉(xiāng)。
[5] 舊蹤跡:指昔日在汴京常去的地方。
[6] “梨花榆火”句:送別正是梨花開了,快到寒食節(jié)的時(shí)候。古代習(xí)俗以清明前一日為寒食節(jié),禁火三天。
[7] 迢遞:遙遠(yuǎn)。驛:驛站。
[8] 凄惻:悲傷。
[9] 別浦:江河的支流入海口。
[10] 堠(hòu):古代了望敵情的土堡。岑寂:寂靜。
[11] 月榭:月下的樓臺(tái)。
上一篇:《賀鑄·六州歌頭·豪放詞》賞析
下一篇:《秦觀·減字木蘭花·婉約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