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山[1]
敦煌曲子詞
岸闊臨江底見沙,東風吹柳向西斜。春光催綻后園花。鶯啼燕語撩亂,爭忍不思家。
每恨經年離別苦,等閑拋棄生涯[2]。如今時世已參差。不如歸去。歸去也,沉醉臥煙霞。
【賞析】
一位身在異鄉為異客的人,佇立在江畔,遠眺煙波浩渺,滔滔江水匆匆流向遠方,帶去了他一顆思念故鄉和親人的心。江水清澈見底,他哀嘆自己如沉在水底的石子,身不得歸,無可奈何。風吹柳搖,夕陽照著他孤單的身影。院內花又開了,燕子又飛回了,沒有捎來家鄉的信息。鶯啼燕語,春色撩人,但他只覺得煩人。于是,從他心底喊出了積蓄已久的話:“爭忍不思家!”下闋用“恨”字承上啟下,敘述年復一年的思念故鄉和親人。可以設想這位漂泊者為了事業的志向或是為了差事和生意等所迫而不能回歸。不能丟棄事業,就不能顧及家庭和親人。“如今時世已參差”一句,寫明他深感世道乖逆,不如人意,不如早些回家去。“歸去也”重復歸去,加重渲染漂泊者歸心似箭的心情。“沉醉臥煙霞”,是他向往的溫暖的家。
“向”“撩亂”當屬襯字,“歸去也”則為襯句,這都是敦煌曲子詞所特有的。疊一句“歸去也”使這位漂泊者感嘆時世、悵然歸去的神態越發突出,是這首詞的特點。
【注釋】
[1] 臨江山: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
[2] 生涯:指財產,唐代民間俗語。
上一篇:《蘇軾·臨江仙·豪放詞》賞析
下一篇:《李煜·烏夜啼·豪放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