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紹翁
應憐 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生卒年不詳,字靖逸,一字嗣宗,處州龍泉(今屬浙江)人。南宋“江湖派”詩人。作品中七絕較多。值:見面,碰頭。憐:愛,愛惜。屐齒:一種裝有木齒的鞋,便于走泥滑之地。扉:門。
入選理由:
“春色”兩句名句,今天已被賦予了全新的含義。
詩詞賞析 不值即不遇,見朋友沒有見到。詩人大概是前去探訪,但朋友不在家,敲了很久的門,還是沒有動靜,詩人感到有些失望了。但是,又很快就被探出墻頭的紅色杏花枝吸引了,原來里面早已春色滿園,門墻已經關不住了。“關不住”三字多么生動。
此詩千百年來萬口傳誦,但讀者對園中之人的身份卻猜測不休,是一個官員?還是一個隱士?或許是一個花工?從詩歌的抒情表現看,詩人小心翼翼,怕鞋把苔蘚踩壞,扣門也很輕,應是懷著敬意來的,所以園中主人很可能是一個高士。高士常行蹤不定,來往自由,喜愛孤獨。如果是官員,恐怕什么時候都應該有人在家。如果是前者,后兩句就是純粹寫景,并無暗示象征之含義。不過后來有了“紅杏出墻”的濃縮后,含義就變了,已被今人使用得俗不可耐了。
后兩句并非獨創發明,之前陸游已經寫有“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馬上作》)的詩句。
上一篇:《李 白·渡荊門送別》原文注解與賞析
下一篇:《孟 郊·游子吟》原文注解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