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水龍吟》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為韓南澗尚書壽甲辰歲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長安父老,新亭風景,可憐依舊。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算平戎萬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況有文章山斗。對桐陰、滿庭清晝。當年墮地,而今試看,風云奔走。綠野風煙,平泉草木,東山歌酒。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編年】
淳熙十一年(1184)五月作。
【匯評】
楊慎《批點草堂詩余》:慶壽詞有許多成招,當南渡時作,所謂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快飲耳。
潘游龍《精選古今詩余醉》卷十五:大有規諷。
沈際飛《草堂詩余》正集卷五:《指迷》云:“壽詞盡言富貴則塵俗,盡言功名則諛佞,盡言神仙則迂誕,言功名而慨嘆寓之壽詞中,合踞上座。”壽今日反言壽他年,蓋欲其豎功立名,與夫功成名遂身退,又寓規諷。
黃蘇《蓼園詞選》:韓元吉,字無咎,號南澗。許昌人。官吏部尚書。考《晉史》:元帝渡江讖,五馬渡江,一馬化為龍。“新亭”,周顗事。桓溫自江陵北伐,望中原嘆曰:“神州陸沉。”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唐柳渾議和戎事,曰:“夷狄易以兵制,以信結。”德宗曰:“渾生未達邊事。”夜半,邠寧奏吐番劫盟,代宗大驚,以表示渾曰:“卿儒士,乃知軍戎萬里情乎? ”韓愈言行文章,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裴度有綠野堂。李德裕有平泉宴游之地。謝安有東山之勝。按:幼安助耿京起義,克復東平,由山東間道赴行在奏事,忠義之氣根于肺腑。見南澗而勸以功名,亦猶壽史致遠之意也。《草堂詩余》載《指迷》云:“壽詞盡言富貴,則塵俗;盡言功名,則諛佞;盡言神仙,則迂誕;言功名而慨嘆寫之壽詞中,合踞上座。”此猶刻舟求劍之說也。幼安忠義之氣,由山東間道歸來,見有同心者,即鼓其義勇,辭似頌美,實句句是規勵,豈可以尋常壽詞例之?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不能知人論世,又豈能以論文?
上一篇:辛棄疾《沁園春》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辛棄疾《水龍吟》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