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釋卷
【釋義】
手不離書。形容抓緊一切時間學習,或是看書比較著迷。
【出處】
西晉·陳壽《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三國·魏·曹丕《典論·自敘》:“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
【典故】
呂蒙是三國時期的吳國大將,但自小讀書比較少,知識欠缺。
有一次,孫權對呂蒙和蔣欽說:“你們現在都是吳國的要臣,掌管軍中事務,不能不學習啊。”呂蒙回答:“軍中事務繁多,恐怕沒有時間學習。”孫權說:“我并不要求你們可以成為儒家經典的博士,只是讓你們粗略地閱覽,對歷史有個大概了解而已。論軍中事務,誰又比得上我呢?我自小讀《詩經》《禮記》《左傳》《尚書》《國語》,唯一沒有讀過的是《易經》。等到我統領國家大事后,又讀了‘三史’(《漢書》《史記》《東觀漢記》)和各家兵書,我認為是非常有好處的。”
孫權看了看他們,繼續說道:“你們二人的悟性都非常高,學習后必定大有收獲,難道不該好好學習嗎?你們現在最好去讀一讀《國語》《左傳》《孫子》《六韜》以及‘三史’。孔子曾經說過:‘整天不吃東西,沒日沒夜地思考問題,但都沒有什么好處,還不如好好學習。’漢光武帝劉秀帶兵打仗的時候,書都不離手;曹操也稱自己老了之后很喜歡學習。你們為何不以此來勉勵自己呢?”
自此,呂蒙開始發奮讀書。他看過的書和見解,甚至超過了當時很多的學者。
后來,魯肅經過尋陽時和呂蒙談論問題。魯肅很是驚訝地說:“你現在的才干可不是之前那個阿蒙了。”呂蒙回答:“與讀書的人分開三天,就需要用新眼光來看待他,兄長看清事物太遲了。”
上一篇:戶限為穿典故故事|戶限為穿釋義
下一篇:才疏意廣典故故事|才疏意廣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