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歡下揚州,相送楚山頭。
探手抱腰看,江水斷不流。
《莫愁樂》是從西曲《石城樂》衍變而來的。據《古今樂錄》,竟陵石城有一歌伎善唱《石城樂》,而曲中又有和聲“妾莫愁”三字,故人們即以“莫愁”名之,又別創變曲《莫愁樂》供她歌唱。可知《莫愁樂》是一種專供女子歌唱的樂曲。今存僅二首,這是第二首,寫女子送別情人的情景。
女子聽說情郎要出遠門,就匆匆趕去相送。首二句交代送別的過程。句中的“歡”,是江南女子對情人的昵稱。“揚州”,指南朝首都建業(今南京),商業極其繁榮,單單秦淮河北就有“小市百余,大市十余所”。商人估客憑藉長江水利,往來其間,“貢使商旅,方舟千計”《宋書·五行志》),故六朝西曲頗多表現商婦賈客生涯,特別是女子之離愁別恨。詩首句特意點出“下揚州”三字,恐怕正是為了暗示這一背景。她送啊送啊,不辭路遠,一直送到了“楚山頭”。楚山,泛指楚地之山。《莫愁樂》產生的竟陵(今屬湖北),正屬古楚地。在山頭分手,利于目送征鴻,見得女子聰穎情深;但從全詩看,也是為了配合詩境,為末句的寫景先墊寫一筆。
第三句描寫欲別還難的場面。不難想象,分手之際自有種種情態,這里略去其余,僅選擇了女子的一個動作加以刻畫。“探手抱腰看”的主語是女子。海誓山盟、千言萬語,一路上大概已說過了,分手之際,女子突然伸手將情郎抱住。這一舉動急切、嬌憨,使人想象到難分難舍的情景。“看”字下得極為傳神,她是想把情人的音容笑貌刻印入腦海?抑或要看透情人的心靈深處?要知道,去處是揚州銷金窟啊!這不會不使她感到忐忑不安。此句曲折含蓄地表達了她的一往情深卻又隱含憂慮的復雜心情。
詩最后一句突然宕開筆墨,轉而寫景:“江水斷不流”。一說,指女子希望江水不流,令“歡”不能乘舟東去。這樣理解固然未嘗不可,但終覺淡而寡味。這當是特定地點特定人物眼中之景。滔滔江水,不舍晝夜,自然不會暫停,但從山頭高處遠望,波濤似乎消失,水面平靜如鏡,不就像凝固了嗎?這一景像,在切盼情人不要離去的女子眼中,更是似幻似真,由幻變真。這一句就像電影中一個采用特技的特寫鏡頭,為整個場景平添了一層浪漫的色彩。我們仿佛聽見女子遙指江面,娓娓勸說:“你看,江水也不流了,你為什么還要離去呢?”以景作結,耐人尋味,有含而不露、悠悠不盡之妙。
送別的歌辭,自然意在抒情。此首卻無一語正面述情,全由動作、景物加以襯托,但讀來唯覺感情深、情態真,有情在言外之功效。女子送別情人這類題材,在漢魏詩歌中似乎未出現過,至六朝吳聲、西曲始大量涌現,從一側面反映出其時社會思想的解放。
上一篇:《莫愁樂·西曲歌·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原文|賞析
下一篇:《落日前墟望贈范廣州云·何遜》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