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時未滅,連年被甲兵。明君思將帥,方聽鼓鼙聲。吾生恣逸翮,撫劍起徂征。非徒慕辛季,聊欲逞良平。出車既方軌,絕幕且橫行。豈伊長纓系,行見黃河清。雖令懦夫勇,念別猶有情。感子盈編贈,握玩以為榮。跂子振旅凱,含毫備勒銘。
“沙場秋點兵”的鼓角之音,似乎最能激發年輕勇士勒銘封侯的壯心。就是風流儒雅的文士,當其為戎馬旌旗的出征所激動時,也往往會“一聞鼓角意氣生”,在筆底涌出叱咤風云之氣。裴子野這首答贈出征友人之作,正有一種慷慨賦詩、以壯行色的雄調壯節。
據《南史》記載,南朝蕭梁時代,雄踞北方的魏國發生動亂。梁武帝以為時不可失,多次出師征魏,以圖收復淮河以北的中原之地。這些征戰,大多因將帥懦怯、指揮失措而虎頭蛇尾。但在誓師出征之際,想必也曾給人以許多熱望和期待。在富于浪漫氣質的詩人眼中,便更如漢人遠征匈奴的壯舉一樣,帶有奮發蹈厲的雄奇色彩了。此詩開篇四句正思緒飛揚,化用數百年前的漢事,大筆渲染了友人此次出征的氣氛。在“匈奴時未滅,連年被甲兵”的描述中,讀者恍可聯想到,霍去病當年放言“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豪邁情景;“明君思將帥,方聽鼓鼙聲”兩句,則又在讀者耳邊,重又震響起大將軍衛青率師遠征的隆隆鼓音。這四句格調高古而筆勢夭矯,為友人的從征,畫出了一派激動人心的背景和氛圍。
接著八句便全力表現友人的壯志豪情。“吾生恣逸翮,撫劍起徂征”是神態刻劃。此刻,友人正倚馬執鞭,猶如仰看云天的鷙鳥,轉眼就將奮翮高舉,展現那搏擊風云的雄姿;隨著聲聲廝鳴,他更將催動戰騎,拔劍前指,馳向萬里疆場。那瀟灑、無畏的風采,多么令人欽羨!“非徒慕辛季,聊欲逞良平”,轉而披露友人的襟懷。“辛”指劇辛,戰國趙人。燕昭王筑黃金臺延請天下賢人,他與樂毅、鄒衍等先后入燕,曾參與伐齊、擊趙之戰。“季”指“柳下季”即展禽,魯之賢人。據《戰國策》記,當年秦人攻齊,曾下令“有敢去柳下季壟(墳)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而“能得齊王頭者,封萬戶侯”。故齊人顏斶慨嘆曰:“由是觀之,生王之頭,曾不若死士之壟也!”可見柳下季賢名之高。“良平”則指輔助劉邦開創二百年帝業的著名功臣張良和陳平。詩人用“非徒”、“聊欲”這遞進之詞,表現友人的志向不僅在效慕劇辛、柳下季這樣的良將名臣,而且要追跡張良、陳平,為君王建百世不朽之功業。口氣之壯大,正有力地表現了這位友人襟懷之豪邁。現在,他正是帶著這樣的壯懷,踏上了征途。“出車既方軌”以下,即懸想友人千里擊敵的景象:·在廣闊的原野上,友人正與擺列成陣的如云車騎并駕齊驅(方軌);·隨著畫面的轉換,這支雄師已馳騁于茫茫大漠,橫行無阻,令敵虜聞風而遁。這兩句描摹,正如剪影和雕刻,將友人長驅直進的英姿,剎那間凝固在大漠曠野的天幕上。令人吟誦之際,油然生出一種蒼茫雄奇之感。連詩人自己,似乎也被這懸擬的景象陶醉了,不禁放聲贊頌道:“豈伊長纓系,行見黃河清!”遙想當年南越國叛亂,漢人終軍以二十弱冠之齡,敢向天子請命,“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志向何其豪壯!而我的友人,志向又豈止于此。天下滔滔,正如黃河之渾濁,只有歷盡千年、圣人出世,才有一清之時。雄心萬丈的友人,而今正志在讓這一夢想,在眼前變為現實!·這兩句對友人出征壯舉的贊頌,無疑也包含了詩人自己的宏愿。夢幻般的思緒,至此化為繽紛絢爛的奇境;出征的友人,也因此沐浴在一片光華之中。
以上兩節,均為詩人對友人出征景象的描摹和瞻念。雖說多出于虛擬,卻寫得情景宛然、如在目前。自“雖令懦夫勇”以下,詩人才從懸想之境中回到現實。想到友人的此次出征,自己竟未有機會送行。他的烈烈壯懷,雖說能使怯弱之人增生勇氣;但作為友朋,從此后隔山阻水的別離,畢竟是令我傷情的呵!從“感子盈編贈”一句看,這位友人大約還在戎馬倥傯之中,給詩人寄贈了一組詩作。這便更教詩人感動不已而“握玩”難舍了,因為它乃是彌足珍貴的友情的標志呵!而今友人既已遠離,作為詩人,就唯有那熱切的盼望和祝愿,與之千里相隨了。這就自然引出了結句:“跂子振旅凱,含毫備勒銘。”據《漢書》記,東漢車騎將軍竇憲和執金吾耿秉,曾出塞千里,大破匈奴北單于師于稽落山下,“斬名王已下萬三千級”。最后登燕然山,由班固揮筆作銘,勒功于山石之上。詩人借用這一典故,深情地遙祝友人:從此后我將跂足企頸,日日盼望你凱旋班師;那案頭的管筆,也早已飽沾濃墨,準備著為你揮寫勒功之銘呵!以此兩句作結,蘊無限寄望于祝禱之中,情意深沉而不減辭色之遒壯,顯示的依然是明朗、雄邁的氣格。
裴子野在南朝,以博聞和文章名世,尤擅于檄告之作。史載他起草《穢魏文》,梁武帝曾為之發出“其形(身形)雖弱,其文甚壯”的贊嘆。這首詩以漢典入詩,運用懸擬方式,表現友人出征的壯懷,境界開闊而辭氣雄邁。在齊梁文人詩多柔靡細弱之音中,聽來如聞黃鐘大呂。唯一可惜的是,梁武帝的征魏之戰,大多與詩人的渲染相反,以潰敗匆匆收場,并無多少壯色。這頗有負于裴子野此詩所寄予的熱望,讀來不免令千古讀者感慨系之。
上一篇:《答龐參軍·陶淵明》原文|賞析
下一篇:《答徐侍中為人贈婦詩·丘遲》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