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奇俠傳》
【本書體例】
梁羽生著。28節,10萬字。香港偉青書店版。
清順治年間,大俠楊云和女俠飛紅巾分別在天山南北率領哈薩克族民眾抗擊清朝統治,成為回疆草原上最著名的兩位英雄。然而,這兩位英雄卻各有一段辛酸不幸的情感經歷。
楊云是明代忠良之后,從師天山晦明禪師岳鳴珂,學武十年,深得天山劍法真傳。藝成下山之后,行俠仗義、抑暴除強,深受草原上各族牧民的信任和愛戴。但他的師弟楚昭南卻經受不住誘惑與考驗,投向了清廷,成為與草原人民敵對的鷹爪。楊云
又傷心又氣憤,幾度擒住師弟,都因不忍加害而讓楚昭南逃脫。再則,楊云
在一次沙漠風暴中受傷昏迷,被清伊犁總兵納蘭秀吉之女納蘭明慧所救。這樣,納蘭明慧既是仇敵的女兒,同時又是楊云
的救命恩人。幾經曲折,情仇交織,終因一滿一漢,而不可能結為百年之好。正當是時,滿清鄂親王之子多鐸看上了納蘭明慧,納蘭明慧之父母受寵若驚。大勢所趨之下,絕望傷情之際,納蘭明慧對楊云
以身相許,終至未婚而孕,并生下一女寶珠……。
草原女英雄飛紅巾,乃是哈薩克一族族長唐努老英雄之女,從師天山白發魔女。藝成下山之后,走上了一條與乃師完全不同的道路,成為哈薩克民族的英雄與明星。但她的戀人、哈薩克歌手押不盧卻人品卑下,不僅背叛了飛紅巾,投向了清廷,而且引狼入室,害死了唐努老英雄。飛紅巾不得不滿懷悲憤與傷情,親手殺死了押不盧,以祭奠唐努老英雄的英靈。唐努不僅是一個部落的族長,而且也是各部族擁戴的盟主,在他死后,群龍無首,各族酋長爭當盟主。飛紅巾得楊云之助,在比武定盟中連連獲勝,而被推為新的盟主。飛紅巾對楊云
感激之余,情愫暗生,不想卻被楊云
托辭婉拒,因為楊云
已對納蘭明慧傾心相愛,并且已經有了肉體結晶。飛紅巾得知真情之后,更是傷心欲絕,意懶心灰之極。
而楊云則也受到了命運的殘酷的戲弄。納蘭明慧雖對他傾心相愛并曾以身相許,但終于不能成婚,而要被迫嫁給多鐸,婚期定于八月十八日在杭州舉行。楊云
趕往杭州,但已無法改變殘酷的命運。從此以后,草原上不再見到楊云
的蹤影。只有關于他和飛紅巾的英雄故事,被草原上的歌手編成詩歌,永遠地留在民間,被人們傳誦與歌唱。……
這部《塞外奇俠傳》,是梁羽生先生“天山系列小說”中的一部,也是梁氏小說中篇幅較短的作品之一。
小說刻劃了楊云、飛紅巾、楚昭南、押不盧等一系列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對楊云
的大智大勇及其理智與柔情,描寫得令人信服同時又令人景仰。而飛紅巾因其美貌如花且武藝高強,英勇果敢地率領同族人民抗擊清朝而深受同胞的敬仰與愛戴,同時又在一片贊譽聲中不知不覺地滋長了一種“內心的驕傲”,由于自視極高,從而約略缺乏一種理性的自知,同時又抑制了自己的女性的自覺,這給她的人生帶來了極大的光彩,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陰影與極深的痛苦。除此之外,小說對楚昭南以及押不盧等人的描寫,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楚昭南從一個孤苦零丁的棄兒,成為一個武藝高強的青年劍客,再變而成為一個令人遺憾與痛恨的朝廷鷹爪,性格的發展脈絡清晰,而其人生的遭遇亦令人深思。押不盧人品低下,與其漂亮的外表及優美動人的歌喉,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同時他雖罪大惡極,但他臨終之前對飛紅巾的責備卻也發人深省。
小說篇幅雖短,但其情節卻相當豐富,結構復雜而又嚴謹。環環相扣、引人入勝,加之節奏明快,起伏跌宕,從而使人欲罷不得,只有一氣讀完才得后快。
小說的真正的獨特與吸引人之處,是在于其悲劇的主題形式。主人公的事業固然是以悲劇而告終,而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生活經歷及其人生的際遇亦充滿一種悲劇的意蘊。尤其值得一說的是,小說將時代命運的悲劇與人物性格的悲劇結合在一起,并予以深刻的展示。楊云與飛紅巾這一對英雄的兒女,本應在轟轟烈烈的斗爭中結為幸福的伉儷。但命運卻讓楊云
碰到了納蘭明慧,而終因一滿一漢、一朝廷一反叛而演出了悲劇的結局。對楊云
而言,這似乎是一種無法改變、亦無法逃避的命運。而對飛紅巾而言,則除了命運的決定性的因素之外,還有其性格的悲劇因素從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如對押不盧,就“動不動用皮鞭威嚇”,事無大小,均要他唯命是從,以至于使人覺得他“只是象一個卑微的仆人,而飛紅巾則是至高無上的主子!”小說對飛紅巾的這種性格的悲劇因素予以了深刻的揭示。同時,除了階級、民族的對立及人物性格的悲劇因素之外,飛紅巾的愛情悲劇中,似還有乃師白發魔女及其愛情悲劇的陰影,如此聯系起來,則小說的主題在另一種角度和層次上又得到了深化。
最后,這部小說的語言也很清新,充滿情感韻致,既簡練明快,又優美生動。
上一篇:《塞外伏魔》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復仇劍·華山情》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