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作品·釣臺的春晝》簡析
郁達夫著。作于1932年8月,發表于同年9月《論語》第1期,收于《郁達夫游記集》。作者當時受國民黨特務警告和監視,被迫回故鄉避居。在一個“陰晴欲雨的養花天”,來到富春江畔,走訪嚴子陵釣臺。由富陽溯江而上,到達桐廬縣城,在薄暮中夜游桐君山,“拜謁桐君,瞻仰道觀”。第二日清晨泛舟溯江而上直達嚴陵。到釣臺時,在歪斜的亭子、荒蕪的草木中露出廢垣殘瓦的嚴光祠堂以及奇特的釣臺,顯示出“東方民族性的頹廢荒涼的美”。作者在暢游故鄉名山秀水和釣臺時卻不學東漢名士嚴光的隱居生涯,心中充溢著憂患意識。文中直接抨擊“中央帝黨似乎又想玩一個秦始皇所玩的把戲”,把矛頭直指三十年代的國民黨反動派專制統治;又借亡清遺老責斥賣國投敵的漢奸“羅三郎鄭太郎”(指羅振玉、鄭孝胥)。作者在寫晝夜明滅變換的景色時善于捕捉山容水貌的特征,勾勒出一幅幅不同特色的江南春景,文筆清麗秀美,情深旨遠,是作者游記中的一篇代表作。
上一篇:《散文·近代·鑒湖女俠秋君墓碑》簡析
下一篇:《散文·銀杏》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