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清代·哀鹽船文》簡析
汪中著。見《述學(xué)·補遺》,收于《歷代文選》下冊。本文記乾隆三十五年(1770)十二月十九日,發(fā)生在江蘇儀征縣沙漫洲的一次鹽船大火事件,燒壞鹽船一百三十多只,燒死溺死者一千四百多人。儀征是清代鹽運的樞紐,船只并列,桅檣蔽空,正是隆冬季節(jié),時在將晚,狂風(fēng)突發(fā),木與木相摩而起火,飛火燒船,光焰照天。人在火中跳擲,毛發(fā)俱見,待到塵霧重開,聲消火滅,一千幾百人已經(jīng)喪生于一瞬間。衣服被絮、燒焦的木頭,浮江而下,至海不絕。許多飄浮在江中的尸體蜷曲不全,七竅塞滿塵埃,真是慘不忍睹。文章通過鹽船失火慘狀的描繪,表現(xiàn)了作者對船民遭難的深切同情。描寫生動逼真,筆墨精煉,色彩斑斕,狀物寫景,曲盡形態(tài);并采用駢體四六句形式,氣勢暢達。文章曾傳誦一時。
上一篇:《散文·明代·吳山圖記》簡析
下一篇:《散文·宋金元·唐詩紀(jì)事序》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