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注釋】
吟鞭:詩人的馬鞭。吟:指吟詩。落紅:落花。
【鑒賞導示】
龔自珍(1792—1841),一名鞏祚,字璱人,號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近代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認識深刻,提出不少政治改革建議,是近代思想啟蒙的先驅。己亥雜詩共350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寫于己亥年,本詩為第二首。這年,詩人憤然辭官。
【鑒賞】
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龔自珍出京都禮部,辭官南歸。正值暮春時節,落英滿眼,日暮風起,狼藉殘紅。點點飛花,忽然惹起了一股濃濃的別離之情,于是,他情不自禁地揮動馬鞭唱出了這首歌。
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概。一方面,離別是憂愁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煙;另一方面,離別又是輕松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窒息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另有一番作為。這樣,離別的愁緒就和回歸的喜悅交織一起,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時心境的真實寫照。詩的后兩句以落花為喻,表明心態,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議論。“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飛花的獨白,也是詩人與腐敗的官場決裂,向黑暗的勢力抗爭后的莊嚴而神圣的宣誓。為了國家和黎民百姓。為了似錦花,不惜獻身化為春泥。
這首小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合,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情感。
【鑒賞要點】
[1]名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2]比喻貼切恰當。[3]立意高遠。
上一篇:【唐】崔顥《黃鶴樓》全詩原文、注釋和賞析
下一篇:《詩經·秦風·蒹葭》全詩原文、注釋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