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梁州:今陜西南部漢中地區。貂裘:用戰國蘇秦潦倒“黑貂之裘敝”典。秋:鬢毛變白。天山:此代指抗敵前線。用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典故。滄洲:此代指閑居之地。古代從政的人,以歸隱滄洲為晚歲從容樂境。
【鑒賞】
陸游出生的第二年,北宋便為金人所滅。陸游少年許國從戎,一心向往北伐中原、收復失地,但請纓無路,屢遭貶黜,晚年退居山陰,壯志莫酬。面對朝廷主和茍安的艱難現實,他的抱負和夙愿只能變成滿腔憂憤。最終,他高亢的政治熱情和崇高的愛國精神化為一首首悲壯沉郁、飽醮血淚的詩詞。這首充滿人生秋意的《訴衷情》便是年近古稀的遲暮老人在絕望中盡說忠憤的名篇。
上闋撫今追昔,感憤無限。“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形象再現了昔日壯志凌云,奔赴抗敵前線的勃勃英姿。“覓封侯”暗用班超投筆從戎、立功異域“以取封侯”的典故,抒寫自己抗金復國的雄心壯志。著一個“覓”字頓顯詞人當年意氣風發的自負精神和堅定不移的執著追求。“萬里”與“匹馬”形成空間與形象上的強烈對照,匹馬征萬里,超然豪邁之情與卓犖不凡之氣溢于言表。
當年激動人心的軍旅生活尤歷歷在目,魂牽夢縈,而今身處江湖,功名末就,落魄潦倒,積郁的情感只能在夢里得到宣泄。“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但夢醒時分不知身在何處,只見塵封色暗的貂裘舊戎裝。一個“暗”字將歲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塵堆積的黯然畫面,飽含悲涼惆悵,上闋四句,兩句過去,兩句今天,慷慨與悲涼對比強烈,大開大合,蕩氣回腸。
下闋進一步抒寫志不得申,情不為解的悲痛。“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三句聲調急促,步步緊逼,訴盡雄心無人解、平生不得志。一個“空”字既道盡了內心的絕望和痛楚,也暗示了對君臣偏安一隅的不滿和憤慨。尤“未”、“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的沉痛感情,越轉越深,直至“心”與“身”的割裂。“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末三句總結一生,反省現實,道出了理想與現實的尖銳矛盾。“誰料”二字寫出了往日的期望與今日的絕望。而“心在天山,身老滄洲”一揚一抑的結語,更形成劇烈的情感落差,令人難以自已。
全詞用語對比強烈,開合動宕,情調幽咽而不失開闊深沉,正好契合作者未忘國憂的愛國激情。詞里大量用典,卻融會貫通得令人不覺其為典,明白曉暢。若讀出典故,其中滋味更耐人咀嚼。
上一篇:陳亮《水龍吟·春恨》宋詞賞析
下一篇:姜夔《踏莎行·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