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家名言·龍文鞭影—明蕭良有等卷四《十·蒸》原文|譯文|賞析
【原文】
公遠玩月,法善觀燈。
【譯文】
傳說唐羅公遠有道術。一年中秋之夜,他拋出手杖化做一座橋,帶領唐玄宗到了月宮中的廣寒清虛之府。唐玄宗見到數十美女,白衣白帶,在桂樹下輕歌曼舞。一年正月十五夜,唐玄宗問天師葉法善:“今晚哪里景色最佳?”葉法善回答道:“廣陵最佳。”言畢,就變出一座虹橋。唐玄宗和楊貴妃帶著隨從登上虹橋到了廣陵,廣陵人見了,都說是仙人下凡。
【原文】
燕投張說,鳳集徐陵。
【譯文】
唐張說,曾任中書令,封燕國公。據說他母親夢見玉燕飛入她的懷中,于是懷孕生下了張說。南朝徐陵,官至尚書。據說他的母親臧氏夢見五色祥云化為鳳凰,棲息在她的左肩之上,不久就生下了徐陵。
【原文】
獻之書練,夏竦題綾。
【譯文】
吳興太守王獻之,十分喜歡烏程縣令羊欣。一次見羊欣穿白裙在午睡,便拿筆在羊欣的白裙上寫了許多字。羊欣愛好書法,日夕揣摩白裙上的墨跡,因此書藝大進。沈約說:“羊敬元尤其擅長隸書,子敬之后,可獨步天下。”宋夏竦自幼能詩善文。后考中進士,一老太監用吳地白綾所制成的手巾向他求詩,夏竦在手巾上題詩道:“殿上兗衣明日月,硯中旗影動龍蛇。縱橫禮樂三千字,獨對丹墀日未斜。”楊徽之見此詩贊嘆道:“真是宰相之才啊!”
【原文】
安石執拗,味道模棱。
【譯文】
宋仁宗時,王安石向皇帝進萬言書,主張變法。宋神宗時,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實行新法。他意志堅定,銳意進取,決不后退。反對派因他執拗,稱他為“拗相公”。唐蘇味道身居相位,遇事從不表明自己的態度。他曾對人說:“決斷事情不要表示得太明白,否則萬一錯了就會讓人悔恨交加,模棱兩可就可行了。”當時人稱他為“蘇模棱”。
【原文】
韓仇良復,漢紀備存。
【譯文】
張良的祖先五世為韓國相。秦滅韓后,張良結納刺客,刺殺秦始皇,未成功,在下邳躲了起來。后投靠劉邦,輔佐劉邦帶兵攻入咸陽,滅了秦朝。漢末劉備曾奉漢獻帝密詔討伐曹操,沒有成功。曹丕篡權建立魏之后,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以承繼漢朝正統。
【原文】
存魯端木,救趙信陵。
【譯文】
春秋時,齊國討伐魯國,孔子命弟子們拯救魯國。端木賜游說齊國討伐吳國沒有成功。于是前往吳國和越國游說,最終使得各國聯合與齊軍大戰,大破齊軍,拯救了魯國。戰國時,秦軍包圍趙都邯鄲,魏派大將晉鄙領兵救趙。晉鄙必有疑慮,按兵不動,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偷出調兵的虎符,又命人殺了晉鄙,親自領軍救趙,擊退秦軍。
【原文】
邵雍識亂,陵母知興。
【譯文】
宋邵雍愛好《周易》。在洛陽居住了近三十年,他常用《易》理、天象來推斷天下的興衰治亂。楚漢相爭時,因王陵歸附劉邦,項羽便抓其母以要挾他,他的母親哭著對王陵派來的使者說:“請告訴王陵:好好追隨漢王干事,漢王是個長者,一定會得天下,千萬不要因為我而懷二心。”說完拔劍自殺。
上一篇:治家名言·龍文鞭影—明蕭良有《九·青》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治家名言·龍文鞭影—明蕭良有《十一·尤》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