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家名言·弟子規—清李毓秀《總序》原文|譯文|賞析
【原文】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馀力,則學文。
【譯文】
作為子弟的言語和行為規范,要聽圣人的教訓:首先要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其次要謹慎誠實,廣泛地愛人民,親近仁德的人。做好了這些,還有馀力,便去學習典籍文章。
【原文】
入則孝,出則弟。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父母呼:此句至“須順承”,語意出《禮記·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諾,手執業則投之,食在口則吐之,走而不趨。”(父親呼喚自己時,要答應“唯”而不答應“諾”,手頭有事要停下來,口里有食物要吐出來,要跑步過去而不是快步走過去。)
【譯文】
聽到父母的呼喚,要趕快答應,不能夠遲緩。父母命你做什么事,要馬上去做,不能夠懶散。父母教誨,要恭敬地聽從。父母責罰,要順從地接受。
【原文】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凊(qìnɡ慶):涼,使涼。《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省:省視,問安。定:安定床衽,即鋪床展被。告:稟告,即告訴父母去什么地方。面:親到父母面前。《禮記·曲禮上》:“夫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習必有業。”
【譯文】
冬天要讓父母暖和,夏天要讓父母涼爽。早晨要向父母請安,晚上要去替父母安放鋪蓋。外出要稟告父母,回來要面告平安。居住的處所要固定,從事的職業不要隨意變動。
【原文】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勿擅為:不要做事自作主張,此句與“勿私藏”,語意俱出《禮記·坊記》:“父母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財,示民有上下也。”(父母在世,做兒女的不敢獨立自作主張,不敢私自藏積資財,這是向民眾表示有上下的區別。)
【譯文】
事情雖然小,也不要擅自主張去做,假如擅自去做,就不符合做兒子的道理。物品雖然小,也不要私藏起來,假如私藏物品,會使父母傷心。
【原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好(hào浩):愛好,喜愛。惡(wù務):討厭,憎恨。
【譯文】
父母喜歡的物品,要盡力提供;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去掉。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會給父母帶來憂慮;品行道德上有缺陷,會使父母蒙受羞恥。
【原文】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諫(jiàn健):用言語規勸尊長改正錯誤。更:更改,更正。怡吾色……悅復諫:四句語意見《禮記·內則》:“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諫若不入,起敬起孝,說則復諫;不說,與其得罪于鄉黨州閭,寧孰諫。父母怒,不說,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譯文】
父母愛我關心我,我孝敬他們有什么難處呢?假如父母憎惡我,我還能盡孝道,才是賢者。父母有過錯,做子女的要規勸他們改正。但要和顏悅色,聲音柔和。假如勸而不聽,就要等他們高興了,再次去勸諫。要是他們還不聽從規勸,就繼之以哭泣呼號,即使被父母鞭撻,也應毫無怨言。
【原文】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辨,酒肉絕。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藥先嘗:《禮記·曲禮》:“親有疾飲藥,子先嘗之。”喪盡禮:《論語·為政》:“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如事生:《中庸》:“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譯文】
父母有病要服藥,做子女的要先嘗。要日夜在床前服侍,不要離開。父母去世,要守喪三年。夫妻不同房,酒肉要戒絕。辦理喪事要按照禮儀,祭祀要誠心。事奉死去的父母,要像父母在世時一樣事奉。
【原文】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泯(mǐn閔):亡,滅,消失。
【譯文】
哥哥要友愛弟弟,弟弟要尊敬哥哥。兄弟和睦,就包含了對父母的孝心。兄弟都把財物看得輕,怨恨從何而生;說話都能相互忍讓,忿恨就自然消失了。
【原文】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見(xiàn縣):表現,表露,顯露。
【譯文】
和長輩在一起吃喝、坐著或走路的時候,都應當讓長輩在先,小輩在后。遇到長輩呼喚人,要立即代他去呼喚,假如被呼喚的人不在,自己要迅速到長輩面前,問有什么事情。對長輩不能直接叫他的名字,在長輩面前,不要特意表現自己的才能。
【原文】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馀。
疾趨:快步上前。
【譯文】
在路上遇著長輩,要快步上前,作揖行禮。長輩不說話時,就退后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假如是騎著馬,要立刻從馬上下來;如果是坐著車,也要立刻從車上下來,長輩過去以后,還須等長輩走到百步以外,自己再起身。
【原文】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視:視線,目光。移:移動,轉向別處。
【譯文】
長輩站著時,小輩不能夠先坐下;要等長輩坐下后,命你坐下時才能夠坐。在長輩面前,說話的聲音要低,但低到使人聽不見,也不適宜。在進見長輩的時候,要快步向前;退出來時,要腳步放慢。長輩問話時,要站起來回答,眼睛不能東張西望。
【原文】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諸父:同一親族中伯叔輩的通稱。
【譯文】
事奉同族中和父同輩的伯叔們,要像事奉自己的父親一樣。事奉同族中和自己同輩的兄長們,要像事奉自己的兄長一樣。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朝早起,夜遲眠,老易至,惜此時|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