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陳谷子,爛芝麻》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陳谷子,爛芝麻
拼音:chén gǔ zi , làn zhī ma
比喻過去的不值得一提的事。例如
四只老眼對視了半天,他們決定不必再扯那些陳谷子爛芝麻!以往的光榮只能增加今日的難堪與辛酸! (《四世同堂》3部74)
人家謝客、遞茶、讓座,是人家孝家的禮數,你是會的就應該避出去;不出去,坐下也罷了,人家穿孝不穿孝可與你什么相干?用你“東瓜”“茄子”“陳谷子”“爛芝麻”的鬧這些累贅呀! (《兒女英雄傳》17回)
賴嬤嬤聽了,笑道:“可是我糊涂了!正經的都沒說,且說些‘陳谷子,爛芝麻’的。”(《紅樓夢》45回)
或作[陳谷子舊芝麻]。例如
你就少說一句不行嗎?反正人已經死了,說這些陳谷子舊芝麻的事兒,還有什么用呀? (柳溪《人約黃昏后》)
或作[陳糠爛芝麻]。例如
這條水渠是喝粥時候下的決心,棒渣粥對樹葉兒時候開的工。那時候流的汗不是一色的汗,有累出來的熱汗,有餓出來的冷汗。如今說給青年們聽,不嫌陳糠爛芝麻。沒有集體,有你們見天見大米白面! (林斤瀾《酒言》)
或作[陳年爛芝麻]。例如
(老邴)整天忙的下不來炕。村里的陳年爛芝麻的老賬,都找他解決,他覺得這也是自己分內的工作。(孫犁《村歌》上篇1)
或作[陳芝麻爛谷子]。例如
爺爺:“今天光講分家,不去翻動那些陳芝麻爛谷子。”(辛顯令《喜盈門》18)
上一篇:歇后語《閻王好見,小鬼難纏》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隔著門縫兒瞧人,把人看扁啦》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