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毫取人之心,則言必諛,貌必諂,所謂巧言令色鮮矣仁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明·薛瑄 《薛文清公讀書錄》 卷五,考驗審察類名言句子
如果有了絲毫謀取別人的想法,那么他的言語一定阿諛奉承,外表一定諂媚低下,這就是古人說的“花言巧語、假裝和善的人,是極少有仁德的”。
《有一毫取人之心,則言必諛,貌必諂,所謂巧言令色鮮矣仁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明·薛瑄 《薛文清公讀書錄》 卷五,考驗審察類名言句子
如果有了絲毫謀取別人的想法,那么他的言語一定阿諛奉承,外表一定諂媚低下,這就是古人說的“花言巧語、假裝和善的人,是極少有仁德的”。
上一篇:《知言則能知人,如持權衡以較輕重,錙銖不差.》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聽言觀行,知人之良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