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當面鑼,對面鼓》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當面鑼,對面鼓
拼音:dāng miàn luó , duì miàn gǔ
對著臉兒敲鑼、打鼓。比喻采取面對面說明白的方式。例如
“關于那張相片的事,陶太太問明白了樊先生嗎?”家樹不料她當面鑼對面鼓的就問起這話來,將一手扶了額頭,微抿著下唇,只等他們宣布此事的內容。(《啼笑姻緣》7回)
程大姐道:“這不在口說!我沒的是黃花閨女么?我待嫁,我要親自仔細相相,我怕他么!”媒婆道:“這說的是。你叫他本人當面鑼、對面鼓的,大家彼此相相極好。”(《醒世姻緣傳》72回)
或作[當面鼓,對面鑼]。例如
從來問名納采,古體昭昭,便是愛親作親吧,也得循乎禮法,豈有趁人家有事宗廟的這天,大家伙子擠在一處,當面鼓,對面鑼,就和人家本人兒嘈嘈說起親來的? (《兒女英雄傳》25回)
上一篇:歇后語《強龍不壓地頭蛇》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得著風,便是雨》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