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
拼音:bí zi bù shì bí zi , liǎn bù shì liǎn
形容人臉上惱怒的表情。指向對方表示不滿或者厭惡。例如
老蔣也走過來,對著春兒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說: “誰有工夫,誰是滿街腿,誰就一個人跑去,來回上我們家來干什么?俺們俗兒不去干那瞎踹子勾當,從有了婦女會,我們家里就沒得安生過,門限子也叫你們給踢破了!”(《風云初記》20)
我晚上看一會書,丈夫就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地罵我浪費燈油;我想畫畫,他會找出一千種理由把我從桌子上支開。(鄧加榮《愛情,無法解釋的主題》4)
或作[鼻子不是鼻子,臉子不是臉子]。例如
你看,凌云,我到街道上去工作,你大哥就鼻子不是鼻子,臉子不是臉子,不是嫌茶涼了,就是嫌開飯晚了! (老舍《女店員》1幕)
或作[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例如
喝,她也打扮得象個女學生似的,偷偷的去看電影,新戲!家里來了客人,我教她招待招待,你看她那個勁啦味啦的,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方珍珠》一幕)
或作[鼻子不是鼻子嘴不是嘴]。例如
我望著他那鼻子不是鼻子嘴不是嘴的怪相,笑問道:“你出門碰見撞客啦?”(劉紹棠《金秧》)
上一篇:歇后語《黃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