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出頭椽子先爛》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出頭椽子先爛
拼音:chū tóu chuán zi xiān làn
椽子,放在檁條上架著屋面板和瓦的木條兒。出頭的椽子受風吹雨打日曬容易先朽爛。比喻領頭兒的或者冒尖兒的人先受打擊。例如
張裕民又接著他們在路上沒談完的話:“在會上我當然不能提,干部里面就有他的耳目呢。……再說,提出來了,通不過也是白費,誰心里也在琢磨著:‘出頭椽子先爛’咧。”(《太陽照在桑干河上》24)
他們也無心去為丁云鶴打抱不平,他們的本分習慣,告訴他們一個處世哲學就是“出頭椽子先爛”,為人不要多出風頭,一切事情還是隨大流好。(李準《瓜棚風月》10)
或作[出頭的椽子先爛]。例如
大龍,我不愿意參加民團,還不是為了你!你可知你是被官府抓的捻軍逃犯,如今躲在舅舅家中。需知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哪!
(《父女風云錄》6回)
或作[出頭椽子先遭爛]。例如
你老人家幾十歲了,咋還不明理?出頭椽子先遭爛嘛。光是我譚家一家富了,二天不挨整才怪呢! (楊雪萍《幺哥,你一路平安》)
或作[出頭椽兒先朽爛]。例如
自古蛇鉆窟窿蛇知道,各人干的事,各人心里明。金蓮你休呆里撒奸,說長道短,我手里使不的巧言花語,幫閑鉆懶。自古沒個不散的筵席, “出頭椽兒先朽爛”。 (《金瓶梅》86回)
或作[出頭的椽子,頭刀菜]。例如
大鳴大放是個陷馬坑,你怎么就有屁憋不住?出頭的椽子頭刀菜,這輩子熬到哪天才能時來運轉?
(《野婚》24)
上一篇:歇后語《偷雞不成反丟一把米》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初生牛犢不怕虎》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