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瞎子放驢不松手》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瞎子放驢不松手
拼音:xiā zi fàng lǘ bù sōng shǒu
瞎子放驢到草地上活動,怕它跑了,抓住韁繩不松手。比喻抓住不放。例如
伸手抓起兩張油餅這么一卷,吭,一口咬了半截。那涼絲絲兒的大米飯,呼,一口就是半碗。白面團兒本來說的是氣話,誰知大柱來了個瞎子放驢不松手,還真吃開了。(周喜俊《王大柱兩會白面團兒》)
或作[瞎子放驢,不撒手兒]。例如
解文華以為平常跟李金魁并沒有什么惡感,李金魁是吃軟不吃硬的人,這么一說,他的心一軟,再加上家里有找出麻煩來的顧慮,準得教育教育他放他走。可是李金魁有個老主意:瞎子放驢——不撒手兒,不放他。(《烈火金鋼》80回)
上一篇:歇后語《眼睛長在后腦勺上》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瞎子點燈,白費蠟》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