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茅房里的磚頭,又臭又硬》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茅房里的磚頭,又臭又硬
拼音:máo fáng lǐ de zhuān tóu , yòu chòu yòu yìng
比喻不通情理,脾氣執拗。2.做錯事不承認,態度強硬。例如
王興:秀才,我勸你,別象茅房里的磚頭,又臭又硬!寫下退婚書,大家好聚好散,干嗎找不自在呢?趙鵬:我一定不寫! (老舍《荷珠配》2場)
洪根氣壞了:“嘿!你可真是茅房的磚頭,又臭又硬,人家好心好意給你東跑西顛地找對象,你倒端起架子來了。”(蔣子龍《弧光》1)
或作[茅廁的磚頭,又臭又硬]。例如
他望著這些琳瑯滿目的東西,不由得心里暗想:“哈,這小子還裝得滿積極咧,原來偷著搞小自由兒!……晚上別人到大飯廳去打乒乓球看電視,他就躲到打谷場那邊一盞小型的聚光燈下看書,復習他從前的功課,這還不是一心想高攀的大學迷嗎?最奇怪的是他還養鳥,門前種了一片蜀葵,雞冠花,這當然是他那資本家的成份帶給他的惡習!哼!這小子是茅廁的磚頭——又臭又硬!”(柳溪《靜悄悄的原野》3)
或作[茅廁屋里的石頭,又臭又硬]。例如
“你這是什么貧農?”面胡也罵了,“茅廁屋里的石頭,又臭又硬,你丟盡了貧農的臉了。”( 《山鄉巨變》上19)
或作[茅廁里石頭,又臭又硬]。例如
(鄰舍)又對孫氏道:“你自己不長進罷了,你原不該又把閨女這們等的。他‘廟里豬頭是有主的’。你不流水的認不是,還挺著脖子和人強哩!那鄰舍事不干己,你沒等的有人說說,你撒潑罵人!‘茅廁里石頭,又臭又硬’,人不和你一般見識罷了。”(《醒世姻緣傳》72回)
或作[毛坑里的石頭,又臭又硬]、[毛廁坑里的石頭,又臭又硬]、[毛司里磚兒,又臭又硬]、[東凈里磚兒,又臭又硬]、[糞坑的石頭,又臭又硬]、[屎坑的石頭,又臭又硬]、[屎茅坑里的磚,又臭又硬]。
上一篇:歇后語《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