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豬鼻子插蔥,裝象》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豬鼻子插蔥,裝象
拼音:zhū bí zi chā cōng , zhuāng xiàng
豬在鼻子上插蔥,冒充大象。象,諧音相。裝相,裝模作樣。例如
強英打斷水蓮的話,惡狠狠地:“好啦好啦!別他娘的豬鼻子插蔥,裝象啦!你沒來的時候,家里根本沒有矛盾!”(辛顯令《喜盈門》12)
鳳姐忽地坐起來: “你給我滾!你還回來干啥,就在那不要臉的家住得啦。”國慶被這突如其來的話說愣了,吃驚地瞪大了雙眼,“別豬鼻子插蔥——裝象了,當我不知道咋的?今天頭晌你上翠香家干啥去了?”(于秀杰等《夜半尋夫》)
或作[豬鼻子插蔥,裝大象]。例如
呸——見了駝駱不吹牛!不怕風大閃了舌頭?你小子有那道行呀?睜開眼看看吧——兩封信都卡著鮮紅鮮紅的大印,還密密麻麻簽了這么多名字!你呀,馬上給我停職反省!往后,少他媽豬鼻子插蔥——裝大象! (朱庚寅《古槐樹下》)
或作[豬鼻子插蔥,裝相]。例如
哼!在學校你干啥啦?念書的地方你不念書,到我眼前頭來豬鼻子里插蔥裝啥相?——把書放下,歡歡地睡覺去! (張石山《長長的坡》)
或作[豬鼻子插蔥]。例如
當了大官兒端臭架子,出了大名豬鼻子插蔥,好象他們從小就沒尿過炕,是睡篩子長大的。我一見這種人就七竅生煙,氣不打一處來,忍不住兜根子揭他們的老底兒。(劉紹棠《這幾個酸兒辣女》1)
上一篇:歇后語《狗肚子里存不住三兩油》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現鐘不打打鑄鐘》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