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無禮而好陵人①,怙②富而卑其上,弗能③久矣。
【出處】
《左傳·昭公元年》,作者左丘明,春秋末期魯國史學家。
【注釋】
①好陵人:陵同“凌”,凌駕。好,喜歡,喜愛。喜歡凌駕于人之上。②怙:依靠,憑借。③弗能:不能。
【譯文】
不講禮儀又喜歡凌駕于他人之上,依仗財富而輕視長輩,這是不能長久的。
【賞析與啟迪】
禮儀是什么?簡而言之,就是與人為善,友好相處,貧窮的時候不改變志向,富貴的時候樂于助人。
“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孟子一語道出了禮儀精神的實質,就是友愛、尊重,與人和諧相處。“愛人”是為了增進彼此情感,“敬人”則可使人際關系更加和睦融洽。
“以財交者,財盡而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權利、財富和色相,這些東西都不足以維系人際關系的長久和諧,更不能體現禮儀精神的實質。
中國有句俗話“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你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你輕視別人或者欺凌別人,只會收獲反感和厭惡。
在校園生活中,同學們首先要尊重老師,不能陽奉陰違或強詞奪理,更不能惡言頂撞;其次,同學之間也要互相尊重,不傷害他人的自尊心,不對他人的生理缺陷、家庭情況、民族習慣等進行挖苦譏諷。只有真誠相處,恪守禮節,才是知禮、明禮和講禮,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與友誼。
上一篇:《無以利害義,則恥辱亦無由至。》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無行則不信,不信則不任,不任則不利。》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