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破山寺后禪院
作者: 張鐵明
【原文】: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原文作者】:常建
【鑒賞】:
破山就是虞山,在今江蘇常熟。破山寺是指當地的興福寺。這首詩描寫了這所山中古寺院清晨的景色。
第一、二句說:一大清早,詩人漫步走進了古寺。剛剛升起的太陽把山上高高的樹林染上一層金色的光輝。
第三、四句說:詩人沿著寺中蜿蜒的竹叢小路慢慢地向前走,一直走到了幽深的后院。原來禪房就掩映在這花木濃蔭處。好一個幽靜美妙的地方啊!禪房,指僧人念經拜佛的房舍。
第五、六句描寫了寺院的山光湖色:詩人舉目四望,寺院近處郁郁蔥蔥青山煥發出日照的光彩;鳥兒沐浴在朝暉中自由自在地飛鳴歡唱。走近水潭,只見潭水澄清透明,倒映在水中的人影清晰可見。這空明清澈的水啊,仿佛把我的心也照得空靈明凈,一塵不染了!
第七、八句是說:四周是多么寂靜,世間一切聲音都沒有了。“萬籟”指自然界的一切聲響,凡能發出聲響的孔竅都叫籟。在這一片清空靜謐的境界里,只有偶爾聽到從古廟里傳來的鐘磬聲,飄送著悠悠的余音。鐘磬音是指寺院誦經、齋供時敲鐘或擊磬的聲音。
這是一首很有特色的山水詩,它不僅描寫了山中古廟的美麗景色,而且寫出了一種清雅、靜穆、舒閑的氣氛,寫出了詩人自己的一種寧靜的心境。“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二句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十分喜愛這兩句詩,有一次他在青州一處山寺中過夜,親身體驗到“竹徑”兩句所寫的意境情趣,自己很想寫出這樣的詩句,便提起筆來苦思苦想,但始終沒有成功。
上一篇:《題李凝幽居》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題磻溪垂釣圖》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