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
作者: 吳惠娟
【原文】: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原文作者】:王昌齡
【鑒賞】:
唐人寫了許多反映少婦和丈夫離別痛苦的詩篇,人們稱這類詩為閨怨詩。在唐代的時代風氣中,青年人往往喜歡通過到邊塞從軍來求取功名,但常常一去多年不回,給獨自在家的妻子帶來了悲哀和愁悶。王昌齡的這首小詩就是反映當時的這種社會現象的。
詩中的第一、二句是說:在閨房中生活的年輕婦女,因為生活的優裕,還未曾感受到孤獨和愁悶。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登上翠樓去觀賞風景。古時候稱年輕女子居住的屋子為“閨房”。
第三、四句是說:正當她興致勃勃在翠樓閑望的時候,忽地看見郊外楊柳已經發青,驀然想起丈夫從軍、折柳送別又過一年了,當初自己教他去求取功名富貴,沒料到現在獨自一人,失去了共享的青春歡樂和家庭幸福,不禁后悔起來。
這首小詩的立意很新穎,一般寫少婦的離愁別恨往往通過景物在“愁”、“恨”中極意渲染,而這首小詩卻用“悔”來表現愁恨,別具一格。
上一篇:《問劉十九》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閨意獻張水部》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