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數尺)
作者: 姚益心
【原文】: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刺鳴。
【原文作者】:杜甫
【鑒賞】:
“漫”是隨意的、不受拘束的意思。“漫成一首”,是說這是一首隨著興致的勃發而寫就的詩歌。杜甫寫這首詩歌的時候,正坐著小船夜游長江呢!月夜長江的景色引發了詩人的興致,他高興地脫口吟出了這首即景小詩。
第一句寫的是“江月”。這夜的長江,風平浪靜,水波不興,江水分外的明凈。一輪圓月映入江水,天涯如在咫尺之間。
第二句寫的是“風燈”。面對這寧靜的月夜,詩人俯瞰江月,凝神遙思,思緒隨著江水遠去。猛可地,小船上那盞高高懸掛在檣桅上的照明風燈,躍入了他的眼簾。詩人感到這盞風燈的光線越來越昏暈了。原來,夜已深沉,快要進入三更天了。
第三句寫“宿鷺”。這時,沙灘上的一群宿鷺又撲入了詩人眼簾。鷺鳥是長江邊常見的一種長腿水鳥,由于它毛色潔白,姿態優雅,飛行的時候又自然地結隊成行,給藍天白云增添了旖旎風光,所以詩人們往往喜歡把它寫進詩文。詩人看到,這些白天在藍天翱翔、傍晚與落霞齊飛的白鷺,現在卻在月色籠罩的沙洲棲息得那樣安祥。它們五個成群,十個成堆,親密地簇擁在一起,享受著生命中酣睡的樂趣呢!“聯拳”,群聚的樣子。
第四句寫“跳魚”。詩人正被聯拳靜宿沙洲頭的白鷺牽動跌入沉思的時候,突然,撥刺一聲,夜空的寧靜被驚破了;也驚醒了詩人的沉思。哈!原來是一條戲水的大魚躍出了水面,激蕩著江水,發出了撥刺刺的鳴響。整首詩雖在這撥刺聲中結束了,但是,卻激起了人們對活潑潑的生命的喜悅和追求。
詩人寫這首小詩的時候,已是晚年了。這時,他正過著一葉扁舟到處飄零的生活。詩人的心境是寂寞、凄苦的,但是,他卻始終熱愛生命,熱愛生活。這首即景小詩就反映了詩人這種潛藏著的對生命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上一篇:《漫興(糝徑楊花鋪白氈)》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獨坐敬亭山》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