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記載:張良小時在下邳(pī)圯(yí)橋上玩。一個穿粗布短衣的老人走到他跟前,故意把鞋子丟落在橋下,回身對張良說,小孩,下去給我把鞋子撿起來。張良一愣,想揍他,考慮到他年老,強忍著取了回來。老人又讓張良給他穿上。張良想,既然拾了回來,于是又給他穿上了。老人走了一里多路又回來了,說:“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與我會此。”五天后天剛放亮張良就去了。那老人在等他,生氣地說,和老人約會,為什么后來?過五天再來。過了五天雞鳴時張良去了。老人又在等他,又生氣地責他去晚了,讓他再過五天去。又過了五天,還不到夜半張良就去了。等了不一會老人才來。老人拿出一本書給張良,說,讀了這書,可以輔佐帝王成立大業。后來張良成為劉邦的輔弼之臣了。
孺子:小孩子。本條大意:老人說張良這小孩子可以教導。意思是將來會大有作為。后用以作夸獎年輕有為的人的話。“可教矣”三字,后多作“可教也”。
成語:孺子可教。
上一篇:《孿子之相似者,唯其母知之而已;利害之相似者,唯智者知之而已.》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