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之交,存亡之本》原文與賞析
堯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為天下位天下也;論賢舉能而傳焉,非疏父子親越人也,明于治亂之道也。故三王以義親,五霸以法正諸侯,皆非私天下之利也,為天下治天下。是故擅其名而有其功,天下樂其政,而莫之能傷也。今亂世之君臣,區區然皆擅一國之利,而管一官之重,以便其私,此國之所以危也。故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商君書·修權》)
【注釋】位:通“蒞”,臨,到。越人:疏遠的人。三王:指夏禹、商湯和周武王。五霸:關于春秋五霸,歷來說法不一。高亨認為,戰國時期人們所說的五霸當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正:端正,糾正。區區然:形容自鳴得意。擅:專斷。
【譯文】堯舜治理天下,并不是獨占天下的利益,而是為了天下人而治理天下,所以評定選拔賢能的人士,再把天下傳給他。堯舜并不是疏遠自己的兒子而去親近關系疏遠的別人,是因為他們明白治理和混亂的道理。古代三王用道義來親近天下的人,春秋五霸用法度來糾正諸侯,他們都不是獨占天下的利益,而是為了天下人而治理天下。所以才能夠取得名譽,建立功業,并讓天下人都喜歡他們的政治,而沒有人能夠傷害他們。現在亂世的這些君臣們,自鳴得意地獨占一國的利益,掌握整個官府的大權,以此謀取個人的私利,這就是國家危險的原因。可見公私之間的關系,就是國家生死存亡的根源。
【評說】國家的蠹蟲們以權謀私,蠶食甚至鯨吞國家的財產,這是腐敗的主要表現之一。在他們的心目中,公私不分,國家的利益變成了他們私人的利益,最終損毀的是國家和民眾的利益。正如商鞅所說的,這確實是影響國家生死存亡的根源。
上一篇:《公正執法》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公私分明》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