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語出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有贈》。詩曰:“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沉舟:沉沒了的船。側畔:旁邊。帆:指代船。病樹:枯木禿老的樹木。萬木春:各種草木生機勃勃,呈現出一片春色。春,這里是草木萌發的意思,用作動詞。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沉船旁邊千百只帆船仍不停地駛去,枯樹前面萬種草木欣欣向榮,一派生機,春意盎然。標題說明,此詩是為酬答白樂天(居易)而作。白贈他的詩中有“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之句,為劉禹錫被貶官23年鳴不平。劉以此詩答他,自比“沉舟”、“病樹”,雖有感慨,但指出個人的沉埋算不了什么,“千帆”仍過,“萬木”猶春,世界還是向前發展的,新陳代謝是自然界的規律,比白詩要顯得胸襟開闊些。后人常引用這兩句詩,一般反用比喻,把腐朽的舊事物或反動勢力的行將滅亡比作“沉舟”、“病樹”,而把新生事物或新生力量的成長壯大比作“千帆”、“萬木”;也引來表示世事的變遷。
例如
①尚璞同志,你一定會記得這樣兩句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拋棄過去的煩惱吧?“天涯何處無芳草”?不錯,你的前面的確是一片香氣襲人的“芳草”,是一望無垠的“萬木春”。(摘自劉沖《斬斷初戀的情絲》)
②通過競爭,保護和鼓勵先進,推動或淘汰落后。這樣,才能形成“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有氣勢的新局面,打破“萬籟俱寂”、“一湖平水”的無差別境界。(摘自朱述新《北大在辦校中貫徹競爭原則——“萬籟俱寂”“一湖平水”的無差別境界受到沖擊》)
③“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現實,我安怡地在織女臺前神游八荒,馳筆馳騁。(摘自張若愚《織女臺前的歌》)
④劉禹錫處在“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的境地,沒有功名,沒有皇帝的垂青,卻在平淡中悟出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道理。(摘自吳澤《平淡,是一種享受》)
⑤“回望”,用好聽點的說法,叫歷史回眸。而“回望”所寄,其實義蘊各異: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書生式感懷;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英雄式惆悵;有“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的失意者之慨嘆;有“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改革者之激蕩……筆端千種,意象萬般,不一而足。(摘自慶年《回望洪堡》)
上一篇: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詩句鑒賞
下一篇:孟軻《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詩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