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詩出唐·李白《靜夜思》。“床前”句:《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疑是”句:梁·簡文帝《玄圃納涼》:“夜月似秋霜。”疑:疑心。這里有“仿佛”之意。“舉頭”兩句:晉《清商曲辭·子夜四時歌·秋歌》之十七:“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舉頭:抬頭。望明月:一作“望山月”。這首詩的意思是:坐具前是一片潔白明朗的月光,仿佛是地上下了一層清霜。抬頭看那高掛中天的明月,低頭又不覺思念起家鄉。此篇為詩人在漫游途中所作,寫的是游子在寂靜的夜晚思念故鄉的感受,重在抒情。其節奏起伏,富于虛實變化,用白描法,于平淡中見濃郁。胡應麟說太白此詩“妙絕古今”,“信口而成,所謂無意于工而無不工者。”(《詩藪·內編》卷六)后人常引用這首詩或只引用后兩句來表達思鄉之情。
例如
①李白的《靜夜思》如今是三歲小兒都會牙牙背誦了,而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絲絲體味,那“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綣綣深情,又曾打動過風風雨雨中多少游子的心!(摘自周佩紅《鄉思種種》)
②久居海外的華人在大洋彼岸歡度中華民族這個傳統佳節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包藏在質樸無華的果皮內的石榴籽兒,以其紅亮晶瑩的形態被寓為“赤子”,象征著賞月人不忘炎黃之根的情感。(摘自萌明《石榴小記》)
③“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喧囂的異國都市夜空中的一輪皎月,勾起了明明無限的心事。(摘自林克歡《夢非夢——評寫意話劇〈中國夢〉》)
④離家愈久,念家愈急,這是人之常情。在古詩中,像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類借月抒情的“思鄉詩”比比皆是,而借梅思鄉的詩卻較少。(摘自柏貴寶《汪中以梅訴鄉情》)
⑤“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的低頭,帶著靜夜的孤獨,帶著思念的執著,體現了詩人對故鄉深深的眷戀。(摘自李鋼《向誰低頭》)
上一篇:蘇軾《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詩句鑒賞
下一篇:劉禹錫《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詩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