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艷出荒籬,冷香著秋水。憶向山中見,伴蛩石壁里》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晚艷出荒籬,冷香著秋水。憶向山中見,伴蛩石壁里》是關于描寫《繪景狀物·菊桂》類的詩句。
寧靜的夜晚,嬌艷的野菊花在荒廢的籬笆中開放,清冽的香氣飄蕩在蒼蒼的秋水中。回憶往昔在秋山中見到黃澄澄的野菊花,陪伴寒蛩經常在山中巖石峭壁之間開放。寫出野菊不擇地勢、頑強生長的旺盛生命力,即便“荒籬”、“石壁”也壓抑不住它們生的欲念。這里描繪了兩幅菊花盛開的畫面。一為,綻開在傍晚的荒籬秋水邊; 一為,秀色夾在石壁中。雖然環境荒涼、惡劣,但傲雪斗寒的野菊,艷色芬芳不減,它賜寒江以馨香,伴寒蛩于秋山中。景語乃情語,詩人對菊花這百卉中的君子的贊頌,其寓意當可領悟。詩歌意象安排有致,銜接自然,雖然是兩幅畫,但峰斷云連,宛若屏風絕不孤立。“憶向”巧妙地將空間、時間不同的兩個鏡頭連接在一起。先是目睹荒籬中的菊花,由此及彼,思想轉向昔日山中所見。關聯詞語的選擇自然妥貼。
注: 艷,代菊花。荒籬,荒廢的籬笆。即用竹、葦或樹枝編成起隔離作用的破舊而廢棄的柵欄。向,即一向,意謂過去經常。蛩(qióng),指蟋蟀。
王建《野菊》 《全唐詩》第3422頁。
上一篇:《晚色寒蕪遠,秋聲候雁多》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晚風搖竹影,斜日轉山陰》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