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痛苦的名言名句,痛苦的名人名言,痛苦名言警句大全
守兵:我自己擺脫了災難是件極大的樂事,可是把朋友領到災難中卻是件十分痛苦的事。
歌隊:把久已歸于平靜的痛苦喚醒來,自然是一件可怕事。
我也感到胸中涌起如潮的辛酸,
我的心痛苦難堪,仿佛羽箭直穿;
我的眼像遮攔不住的狂流急湍,
落下了久旱甘霖似的熱淚漣漣。
歌隊長:病人預先清清楚楚知道未來的痛苦,心就安了。
〔古希臘〕埃斯庫羅斯 《普羅米修斯》
痛苦并不持續留住在肉體中,就是極端的痛苦,也不過出現于一個很短的期間內。在肉體中,那僅僅超過肉體快樂的痛苦并不一次持續多少天。久病本身對于肉體自有比痛苦還多的快樂。
〔古希臘〕伊壁鳩魯《殘篇》
這個很平常的感覺居然叫做快樂。顯然,這個感覺通常和它的對立面即痛苦緊密相聯。快樂和痛苦從來不會同時降臨到一個人身上,但是你如果追求它們中的某一個并且有所體驗,你幾乎總是不得不體驗到另一個,它們就像受同一個大腦指揮的兩個軀體一樣。我想,如果伊索曾經想到這點的話,他會為此而編撰這樣一個寓言: 當神發現無法制止快樂與痛苦的無休止爭吵時,就把它們的腦袋拴到了一起。這樣,無論它們中的一個在什么地方出現,另一個必定緊緊相隨。
〔古希臘〕蘇格拉底《蘇格拉底的最后日子·費多》
如果說極度的痛苦由于時光的消逝而有所減輕的話,那么,取而代之的則是永久的憂郁了。
〔英〕毛姆 《奇妙的愛情》
隨著人從未形成社會前的狀態遺傳過來的天性與社會生活的要求不合拍的程度,就能看出,他們的行為中所包含的痛苦的數量。這痛苦或加于他們自身,或加于他人。就受痛苦而言,一定是遭到了惡,凡遭到了惡的行為,就不能絕對地是善了。
〔英〕斯賓塞《倫理學原理》
絕對正當的規律,除了在否定時所包含的承認外,是不能承認痛苦的。痛苦是和某種錯誤,——即某種背離可完全達到要求的行為途徑的錯誤——相關聯的。
〔英〕斯賓塞《倫理學原理》
他經過早晨那一陣激烈的情感激動,現在已經進入一種奇特的、半麻木的狀態中了; 在這種狀態之中,他自己的痛苦似乎只是一種遲鈍的、機械的重負壓在一種什么木頭上面,反而忘掉那木頭原來就是自己的靈魂。實在說,這一切將來會怎樣結束,都沒有什么關系了; 對于任何有感覺的生物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解除眼前不可忍受的痛苦,至于這種解除是由于情境的變更呢,還是由于感覺的消失,那是無關重要的問題。
〔英〕伏尼契《牛虻》
痛苦把咱們意識中的“我”分成矛盾著的兩個方面: 其中一個“我”意識到某種現象是真實的,另一個“我”感到,這種真實性是虛偽的。
〔英〕伏尼契《牛虻在流亡中》
我現在是天下最倒運的人。如果把我的苦處平均分給整個人類大家庭,那么天下將沒有一張笑臉。我的處境會不會好轉,我說不上來,很可能好不了。長此下去是不行的,不好轉還不如死掉。
〔美〕林肯《林肯選集·給約翰·T·斯圖爾特的信》
在大多數場合下,這些快樂和痛苦很少有不屬法律考慮的。是侵犯行為嗎?這是一種趨向,它要破壞某某人的某些快樂或產生某些痛苦,這就構成侵害行為,要受懲罰。獲得快樂的期望或免受痛苦的期望構成動機或誘惑;獲得快樂或避免痛苦構成犯罪的利益。要懲罰罪犯嗎?只有那一種能夠制造一種或多種痛苦的懲罰才能生效。
〔英〕邊沁《道德與立法的原理緒論》
少了這棵樹,人的一生
不過是個痛苦之海,
苦惱和掙扎交織的情景,
我們嘗不到真正的歡愛;
我們早也干,我們晚也干,
養活那混蛋,他竊據爵位
我們能得到的一切安慰
就都在一抔黃土之內。
〔英〕彭斯《自由樹》
人類心靈中生來有一種苦樂的知覺,作為它的一切活動的主要動力和推動原則。但是痛苦和快樂可以通過兩個途徑出現在心靈中:兩個途徑的效果是很不相同的。苦樂可以出現于印象中,使人現實地感覺到,也可以只出現于觀念中,如我現在提到它們時這樣。顯然,這兩種苦樂對于我們行動的影響是遠不相等的。印象總是激動心靈,并且激動的程度最高。但是每個觀念,并不都有同樣的效果。
〔英〕休謨《人性論》第1卷
他的心底深處是不是在憂慮和痛苦,那有什么關系?那是在最底下,就讓它在最底下吧。他的妻子,她的苦難,她那即將來臨的痛苦——唉,那是必然如此。她在遭受苦難,他卻身在其外,生活豐富而充實;如果整天愁眉苦臉,在痛苦中不能自拔,那是荒唐庸俗的。”
〔英〕勞倫斯《虹》
一切痛苦能夠毀滅人,然而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消滅!
〔英〕拜倫《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
那位心中痛苦的漂亮女孩子,外表總算是不久就恢復了原狀了,但是心里卻一直都是苦悶的。她的伙伴,都把這段悲慘的故事當作了一件開心的笑談,她看到這一點,心里不由得難受,非常地難受; 除了她自己,別人好像都不覺得這件事有什么可以悲傷的地方似的;他們之中決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有多么慘酷地觸動了她的經驗里的痛處。西下的太陽,她現在看著,都覺得丑惡,好像是天上一大塊紅腫的傷口。
〔英〕哈代《德伯家的苔絲》
對他們來說,只有痛苦和必然才是驅使他們的大監工。法律無非是圈定他們行動范圍的樊籬而已。犯了錯誤以后,痛苦像鞭子一般笞打他們,但他們也不知道他們的受苦是因為行為不端。有許多這樣的人被必然和法律所笞打,打得昏倒在地,餓死溝壑,或者瘐死獄中,但是他們心里從來不會想到,他們之所以受笞打正是由于一心一意要越出必然所設下的界限的緣故。一個被命運擺布的囚徒,被自己的尋歡作樂鎖住了手腳,不知道圍墻有多么高大,并且生活的看守永遠手里拿著槍在巡邏。他哪里知道一切的歡樂都是在墻內,而不在墻外。他一心想越出社會允許的范圍,制服那守衛。當我們聽得被系著大拇指吊起來的人的悲呼,聽得不祥的槍聲,標志著又一個想脫逃的可憐蟲送命的時候,我們可以認定生活又一次被人誤解了——我們可以認定這個人一直在和社會作斗爭,只有死亡才能終止他的斗爭和作惡 。
〔美〕西奧多·德萊塞 《嘉莉妹妹》第15章
換言之,我并不否認一種痛苦(例如牙痛) 發生的直接條件或最后條件以及知道有某一件事情 (如牙痛)的這件事情發生的直接的和最后的條件,是集中在一些特別的有機體身上的。但是我否認一件事情發生的原因條件事實上就是這件事情所具有的性質或特征。我主張: 雖然這些條件對于這件事情的發生是密切相關的,但是它們是在這件事情以外的。而且我也主張:一種觀察在時間上和在空間上的終點的條件是集中在一個特殊的有機體以內,但同時它們卻并不是寓于這個有機體的皮膚以下的。因為在產生一種痛苦或產生對痛苦的一種觀察中既直接包括有皮膚以外的事情,也包括有皮膚以下的事情。
〔美〕杜威《人的問題》
畢竟痛苦還是最強者,我們送一小撮塵土到智慧的神壇去,結果在我們的墓上長出了一株花卉。
〔法〕阿·德·繆塞《一個世紀兒的懺悔》
那就是在一切壞事中,都有若干好的方面,正如一場大痛苦,不管你怎么說,卻總是一次大休息。
〔法〕阿·德·繆塞《一個世紀兒的懺悔》
不管激情能引起怎樣的痛苦,都不應該把生的憂愁來和死的哀傷作比較。
〔法〕阿·德·繆塞《一個世紀兒的懺悔》
你們一定會感覺到人類的理性能夠醫治幻想,可不能醫治痛苦;那是因為上帝故意把它造成為一個好的管家婦,卻不是一個慈悲的修女。
〔法〕阿·德·繆塞《一個世紀兒的懺悔》
一時的痛苦會使人褻瀆上蒼;重大的痛苦既不誹謗也不褻瀆上蒼,它們只使你聽天由命。
〔法〕阿·德·繆塞《一個世紀兒的懺悔》
這些大貴族的財富使他們受到無名的空虛的憂郁癥的折磨,這是上帝賜與世界上大人物的一種疾病,好讓他們也處在痛苦之中,而痛苦是加于一切人身上的強有力的嚴厲的教訓! 這些傲慢的貴族,在他們享受之中實踐上所得到的是什么呢?他們所找到的是思想上的苦惱和心靈上的永遠不安。于是他們就不得不逃避他們小島的濃霧,挑著使他們感到厭倦的財富的擔子,前往他們曾從那里奪得金錢的世界各處去散播這筆金錢。
〔法〕路易·勃朗《勞動組織》
人的命運是時時刻刻要遭受痛苦的。一個人決不會因為患痛風癥而自殺,唯有心靈的痛苦不使人心灰意冷。
〔法〕盧梭《愛彌兒》
人啊!把你的生活限制于你的能力,你就不會再痛苦了。
〔法〕盧梭《愛彌兒》上卷
一切痛苦的感覺都是同擺脫痛苦的愿望分不開的; 因此,一切愿望都意味著缺乏快樂,而一感到缺乏快樂,就會感到痛苦,所以,我們的痛苦正是產生于我們的愿望和能力的不相稱。一個有感覺的人在他的能力擴大了他的愿望的時候,就將成為一個絕對痛苦的人。
〔法〕盧梭《愛彌兒》上卷
我們在肉體上對我們的痛苦的感覺,比我們想象的要小一些;由于記憶力使我們覺得我們的痛苦在繼續,由于想象力可以把它們延及到將來,因此,才使我們真正有所同情。雖然共同的感覺應當使我們對動物一視同仁,然而,我們為什么對它們的痛苦就不如對人的痛苦那樣關心,我想,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法〕盧梭《愛彌兒》上卷
最廣闊最仁慈的避難所是大自然。森林、崇山、大海之蒼茫偉大,和我們個人的狹隘渺小對照之下,把我們撫慰平復了。十分悲苦時,躺在地下,在叢樹野草之間,整天于孤獨中度過,我們會覺得振作起來。在最真實的痛苦中,也有一部分是為了社會法統的拘束。幾天或幾小時內,把我們和社會之間所有的關連割斷一下,確能減少我們的障翳,使我們少受些激情的磨難。故旅行是救治精神痛苦的良藥。若是長留在發生不幸的地方,種種瑣屑的事故會提醒那固執的念頭,因為那些瑣屑的事故附麗著種種回憶,旅行把這錨索斬斷了。但不是人人能旅行的啊! 要有時間,要有閑暇,要有錢。不錯。然而不必離去城市與工作,亦可換換地方。你毋須跑得很遠。楓丹白露的森林,離開巴黎只有一小時的火車,那里你可以找到如阿爾卑斯山中一樣荒漠的靜寂; 離開桑里不遠,即有一片沙漠; 凡爾賽園中也老是清靜岑寂,宜于幽思默想,撫復你的創傷。痛苦的人所能棲息的另一處所,是音樂世界。音樂占領著整個的靈魂,再沒有別的情操的地位。有時它如萬馬奔騰的急流一般,把我們所有的思想沖洗凈盡,而后我們覺得胸襟蕩滌,瑩潔無倫; 有時它如一聲呼喊,激起我們舊日的痛苦,以之納人神妙的境地之中。隨著樂章的前呼后應,我們的起伏的心潮漸歸平息;音樂的沒有思想的對白,將領我們趨向最后的決斷,這即是我們最大的安慰,音樂用強烈的節奏表顯時間的流逝,不必有何說辭,即證明精神痛苦是并不永續的。
〔法〕莫洛阿《人生五大問題》
我們對于未來的判斷老是錯誤的,因為我們想象痛苦的事故時,我們的精神狀態,是尚未經受那種事故的人的精神狀態。人生本身已夠艱苦了。為何還要加之虛妄的慘痛的預感呢?
〔法〕安德烈·莫洛阿 《人生五大問題》
每逢她醉了回家,她只說她心中痛苦。但是正經人們都聳聳肩,知道她借痛苦的題目喝酒。總之,這也可以叫做酒瓶里的痛苦。
〔法〕左拉 《小酒店》
我們為什么這樣痛苦呢?毫無疑問,因為我們生來本應根據物質的條件,而不是按照精神的條件去生活,但是,由于我們不斷思索,我們日益增長的聰明才智和我們生活的一成不變的條件之間就出現了失調的現象。
〔法〕莫泊桑 《漂亮朋友》
他完全被音樂抓住了,而且心里感覺到,世界上減少一件藝術品并不能多添一個快樂的人。饑寒交迫的悲劇對他也不是新鮮的事;他從小就在這一類的深淵邊上走慣而不讓自己掉下去的。甚至他對自殺還抱著嚴厲的態度。因為他這時期精力充沛,想不到一個人為了某一種痛苦竟會放棄斗爭的。痛苦與戰斗,不是挺平常的嗎?這是宇宙的支柱。
……他非但不躲避痛苦,反而去找它。那是不必走多少路就能找到的。以他當時的心境,他覺得痛苦在社會上觸目皆是……而最慘的還不是貧窮與疾病,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殘忍。
〔法〕羅曼·羅蘭 《約翰·克利斯朵夫》
痛苦這把犁刀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來了生命的新的水源。
〔法〕羅曼·羅蘭《母與子》
最難忍受的痛苦,也許是想干一件事而又不去干。
〔法〕羅曼·羅蘭《母與子》
人類的痛苦達到頂峰之后,必須回降。要么痛苦而死,要么習以為常。
〔法〕羅曼·羅蘭《母與子》
一定要感到痛苦,所受的教訓才會在記憶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法〕巴爾扎克《人生的開端》
在我談到厭惡痛苦的時候,也有這種廣義的想法。因為我所發表的思想,完全不是只指實體災難而言。痛苦也包括只是在社會中生活的條件下才能在心中感到的一切悲傷的、慘痛的和可悲的情況。這種社會性情感,雖然只能通過我們的感情使我們體會到,但它卻具有迫使我們常常為它而犧牲自己的最高貴實體享受的勢力。當我們為了他人的生活,為了使他人享受快樂,為了使自己有多少快樂就享受多少快樂而不考慮自己的得失時,就會服從這種社會性情感。當我們上升到能夠輕視富貴生活本身的時候; 當我們寧肯遭受實體痛苦甚至死亡,而不愿意毀壞名譽或忍受其他來自我們與社會的關系的痛苦的時候,我們也會服從這種情感。
〔法〕馬布利《哲學家經濟學家對政治社會的自然的和必然的秩序的疑問第一封信》
大的痛苦能使人一蹶不振。它使人悲觀絕望。受了大痛苦侵襲的人會感到自己心中的某種東西在退轉。人在少壯時期,大的痛苦使他悲傷,到了晚年,它能置人于死地。唉,當血液還是熱的,頭發還是黑的,頭顱還能像火炬的火焰那樣直立在肩上,命運簿還沒有翻上幾頁,仍剩下一大搭,心里還滿是愛的傾慕,心的跳動也還能在別人心里引起共鳴,前途還有補過自新的時日,婦女們都還在對著自己笑盈盈,前程遠大,視野遼闊,生命力還完全充沛,這時候,如果失望是一件可怕的事,那末,失望又會是什么,在歲月飛馳,人已老去,黃昏漸近,殘照益微,暮色蒼茫,墓上星光已現的時候?
〔法〕雨果 《悲慘世界》
我們既已在無知無識的自然界看到大自然的內在本質就是不斷的追求掙扎,無目標無休止的追求掙扎; 那么,在我們考察動物和人的時候,這就更明顯地出現在我們眼前了。欲求掙扎是人的全部本質,完全可以和不能解除的口渴相比擬。但是一切欲求的基地卻是需要,缺陷,也就是痛苦; 所以,人從來就是痛苦的,由于他的本質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
〔德〕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即使我們幸運的遠離了痛苦,我們便靠近厭倦; 若遠離了厭倦,我們便又會靠近痛苦。
〔德〕叔本華《人生的智慧》
世界上產生痛苦的事,原本比制造快樂的要多。
〔德〕叔本華《人生的智慧》
苦水必須吐出來; 藝術家不由自主地拿起琴彈起來,為的是吐露自己的苦痛。他傾聽自己的苦痛;并且把自己的苦痛對象化,以此來消散自己的苦痛,他為了減輕壓在自己心頭上的重負,就讓空氣來分擔,將他自己的痛苦當作普遍的本質。但是,自然并不傾聽人的申訴;自然對他的苦難無動于衷。因此,人背離自然,一般地,背離可見的對象,而去轉向內部,以便在這里躲開無情的威力而來為自己的苦難尋求同情者。在這里,他坦白了他的沉重的秘密,在這里,他使他自己那顆深沉的心得以舒暢。這種心之舒暢,這個坦白出來的秘密,這個異化了的靈魂痛苦,則就是上帝了。上帝乃是愛之淚,他在內心之最深處為人間的不幸掉淚。“上帝是靈魂深處無法描述的嘆息”——這句格言是基督教神秘學之最值得注意的、最深刻的、最真實的表述。
〔德〕費爾巴哈《基督教的本質》
當我們在感性上失去了一個可愛的人時所體驗的痛苦,不是一種可怕的羸弱嗎?并不! 只有一個根本不愿意感到愛的苦惱和生活的悲痛的人,才是羸弱的。因此,我并不認為我曾經體驗過愛的痛苦和憂愁,是可恥的,但同時,我仍然相信,我在本質上是一個哲學家; 因為哲學家不僅必須認識事物,首先他應該感受事物。
〔德〕費爾巴哈《說明我的哲學思想發展過程的片斷》
也是出于這種巧妙安排,自然給了我們一些欲望的刺激,就像是一些痛苦的原料或要素,或者可以說是一些半痛苦,或者 (要是您想用夸張說法以便更強烈地表達您的意思的話)就是一些察覺不到的小痛苦,以便使我們享受惡的好處而不接受它的不舒服; 因為否則這些知覺要是太清楚,我們將永遠期待著善而陷于悲慘境地,反之對于這些半痛苦的這種欲念或這種繼續不斷的勝利,那我們在追求欲望并以某種方式滿足了這種欲念或這種心癢狀態時所感到的,給了我們大量的半快樂,它的繼續和積聚(正如一個往下落并達到猛烈下降的重物的沖擊力的繼續那樣)最后就變成一種完全的和真正的快樂。而歸根到底要是沒有這些半痛苦也就不會有快樂,并且我們也就無法察覺到有某種東西,作為阻止我們處于安適狀態的障礙,同時幫助我們和使我們感到解除了痛苦。也是在這一點上,人們認識到了快樂和痛苦是有一種親和力的。
〔德〕萊布尼茨《人類理智新論》第2卷
人總不該常為疾病所苦惱,使它變成生活中首要的事來關心。任何在于要幾乎不去留意它而得當地對待它,像沒有病似的工作。一切都得順從它,但不能為它而犧牲。一次又一次地我出了差錯。疾病所帶來的各種限制,每時每刻都在起著侵蝕作用,我所有計劃都受到它的侵害。
〔德〕卡爾·雅斯貝斯 《雅斯貝斯哲學自傳》
只有這種比較強烈的苦痛的襲擊才有固定的周期,時起時伏,每逢痛了一陣之后,受難者就麻木地入睡,在睡中他恢復了他的疲竭的精力,然后又踏上痛苦的老路。
〔德〕萊辛《拉奧孔》第4章
由于生活而失去心愛的對象比由于死亡而失去心愛的對象更為痛苦。
〔德〕海涅《論浪漫派》第3卷
但是人這個東西生來就是這樣: 無論你把怎樣的痛苦加于他,他都能夠漸漸習慣不以為意。他對于這些痛苦如果無法避免,便只好忍受,不到多久也就習慣了,好像對于一個多年的痼疾一樣,久了成為習慣,也就不以為苦了。
〔俄〕克魯泡特金《我的自傳·西歐亡命》
痛苦,因為要單獨一個人承受,會更加強烈。
〔俄〕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創作過程》
世上的痛苦總有它的盡期。
〔俄〕普希金《魯斯蘭和柳德米拉》
這是一個由于悲哀而低聲地嘆息的隱藏的世界,這是一個由于疼痛而呻吟的遲鈍的世界,這是一個像監獄里、棺材里一樣寂靜的世界,只有偶然才有一種低沉無力的、剛一產生立刻又告衰竭死滅的嚅語渲染一點活氣。沒有光明,沒有溫暖,沒有空間; 這種黑暗而擁擠的牢獄正在散發著腐朽而潮濕的氣息。沒有一個聲音從自由的空氣中傳進來,明亮的白天也沒有一道光穿透到它的里面。在這里,只有偶然才會進發出一種暫時還沒有被俗世生活底泥污堆所熄滅的,還在人們胸膛中燃燒的神圣火焰底火花。這種火花在這監獄里的潮濕與惡臭中,只是微微地冒著煙,但有的時候,在一剎那之間,它也會勃然發作,用真理與善良的光,沐浴著這些困頓衰疲的囚徒們底黝暗的軀體。憑藉這一剎那之間照耀的幫助,我們就看見了,我們的兄弟們正在這里受苦,看見了在這些鄙野、沉默、污穢的生靈中,可以辨別出人類面貌的輪廓——于是我們的心就因為疼痛和恐怖而蜷縮。
〔俄〕杜勃羅留波夫《黑暗的王國》
悲痛會不由自主的產生一種莊重,悲痛會逐漸自我忘懷。
〔俄〕屠格涅夫《表》
任何人都無法逃避自己的悲傷。一旦出現裂痕,不管如何補救也恢復不了原狀。
〔俄〕雷歐尼特·雷歐諾 夫《小偷》
在痛苦里總包含著精神的因素,因此精神境界越高,越有組織性,就越容易減除痛苦。
〔俄〕巴甫連柯《幸福》
悲慘和痛苦的遭遇,是那循環不已的命運所顯示給人生的一個面貌,但是我們往往會受了好運的諂媚而遺忘了那黑暗的一面,所以當我們聽到一個悲慘的故事,就有一種從迷夢中驚醒過來似的感覺。我認為,不論是幸運的人,還是受苦的人,都不妨聽一聽悲慘的故事,因為對于受苦的人,這也不失為一種安慰; 而幸福的人,卻正好把它當作一個警告,因而有所戒備。
〔意〕卜伽丘《十日談》
痛苦本身就其與驚奇相伴的情況,在某些事件中可以是快樂的,舞臺表演中就有此種情況。在我們回憶某個可愛的事物,并對它充滿愛時,此物的不在會使我們感到痛苦。因此,因為愛是令人快樂的,所以痛苦和一切從愛中產生的東西,就它們使我們想起我們的愛這個意義上講,是令人快樂的。出于這種理由,我們從舞臺上描繪的痛苦中獲得了快樂,因為在目睹這些痛苦中,我們覺得我們自己對那些在那里被表現的東西形成了某種愛。
〔意〕阿奎那 《神學大全》
弗洛林多今天發生的事件多么重大! 痛苦、悲傷,絕望,到最后竟是欣慰和歡樂。破涕為笑倒是一種美妙的轉變,它能使人忘掉憂愁,而當從高興轉變為傷心的時候,感覺是多么明顯啊。
〔意〕哥爾多尼《一仆二主》
他被痛苦壓倒,覺得周身發冷,仿佛淋了一場大雨; 又覺得四肢麻木,就像置身在一個比生活還要廣闊的天地里,被一些看不見的幽靈糾纏著,那里的空氣、陽光、黑暗和一切東西,都滲透著孤單寂寞之感。
〔危地馬拉〕米·安阿斯 圖里亞斯《總統先生》第3部
她感到凄涼和空虛,萬念俱灰,接連好幾個小時像死人般一動不動地躺在床上。她只是在伸手到床頭柜取必要的東西時,身子才稍微動彈一下,只是當有人進來掃地或在她身邊弄出響聲時,她的神經才會不自覺地牽動一下。有時候,她直挺挺地躺著,完全像一具僵尸。昏暗、寂寞、骯臟,正適合她凄涼的心境,她希望帶著自己的痛苦離群索居。她覺得,隨著丈夫的死去,自己的一部分生命已經完結,但也許逐漸地還會恢復自己的肉體和靈魂。
〔危地馬拉〕米·安·阿 斯圖里亞斯《總統先生》第3部
突然的痛苦,一下子就完了,而長期的折磨,好比經常受殺戮之痛而不能絕命。
〔西班牙〕塞萬提斯 《堂·吉訶德》
人在痛苦時,往往以為痛苦會永遠纏身。
〔日〕池田大作《青春寄語》
每一念至,腸熱骨酸; 如刀似火,刺灼心肝。
(唐)白居易 《祭小弟文》
禮之至者無文,哀之深者無節。
(宋)蘇軾《賜文武百寮太師文彥博已下上第一表請舉樂批不允概答》
恨此生,長向別離中,添華發。
(宋) 蘇軾《滿江紅》
那么現代人類的痛苦是什么呢?簡單的說,就是世界上有被壓迫的民族和被壓迫階級陷于悲慘的境地并且一天一天的往下沉溺。
茅盾《文學者的使命》
如苦是實,故說苦諦。集為苦因,是事實爾,故說集諦。余應準知。云何苦諦?如三苦、八苦等皆是。三苦者,行苦、苦苦、壞苦,己如上說。(《顯場》所說五取蘊苦,實即行苦。)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怨憎會集故苦。) 愛別離苦、(愛欲和合,而今乖離,故苦。)求不得苦(所求不得,故苦。)等。八苦,皆從三苦中分別而說。(更有說百余苦者,亦依三苦析言之。)
熊十力 《佛家名相通釋》
當一個人碰到感情和理智交戰的時候,常會發現,越是清醒,越是痛苦。
羅蘭《人生小語·清醒與糊涂》
連眼淚都沒處流的人,這才是人間最痛苦的人。
柔石 《二月》
思想被事實禁錮住,便是一切苦痛的根源。
冰心《冰心文集·繁星》
上一篇:關于男女的名人名言名句大全
下一篇:關于目標的名人名言名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