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謂蟲至微?蟲蠹已無期。孰謂樹至大?花葉有衰時》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孰謂蟲至微?蟲蠹已無期。孰謂樹至大?花葉有衰時》是關于描寫《諭理警世·哲理事理·辯證》類的詩句。
誰說那害蟲十分渺小?它毒害蛀蝕樹木永不停息。誰說那樹木十分粗壯,它的花葉終有衰敗的時候。蟲之小,樹之大,無法可比,但蟲雖小,它卻可以把大樹蛀空,使大樹枯死。詩句通過蟲與大樹形體上的對比,然后再揭示與其相反的結果,把看似平凡普通的問題觸目驚人地表現出來,說明有害之物雖小,卻不可麻痹大意,應防微杜漸,由此可聯想到人事和社會問題。詩句充滿辯證哲理。
注: 蠹(dù) ,蛀蟲。此用作動詞。
白居易《寓意詩五首》其五《全唐詩》第4678頁。
上一篇:《孰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銜泥點污琴書內,更接飛蟲打著人》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守歲尊無酒,思鄉淚滿巾》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