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楊皇華合流俗,晉君聽琴枉清角,巴人誰肯和陽春,楚地由來賤奇璞》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折楊皇華合流俗,晉君聽琴枉清角,巴人誰肯和陽春,楚地由來賤奇璞》是關(guān)于描寫《諭理警世·諷諫刺俗》類的詩句。
象晉平公之流只配聽《折楊》、《皇華》之曲,象《清角》這樣的曲調(diào),只有明君才能欣賞,晉平公聽了也徒然。演奏俚曲《下里巴人》的人誰也不能和高雅的《陽春白雪》; 楚王不識和氏璧,卻反而踐踏它。詩人借用典故,嘲諷統(tǒng)治者耳不聰,目不明,無德無識,鞭笞他們是非顛倒,賢愚倒置。
注: 《清角》,曲詞名,傳說有德之君才能聽,否則會引起災(zāi)禍。和 (hè),跟著唱。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全唐詩》 第1820頁。
上一篇:《執(zhí)板狂歌乞個錢,塵中流浪且隨緣》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折蘆花贈遠(yuǎn),零落一身秋》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