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己所獨知,盡是方便;人所不見,盡得自由。君子必兢兢然細行必謹,小物不遺者,懼工夫之間斷也,懼善念之停息也,懼私欲之乘間也,懼自欺之萌蘗也,懼一事茍而其余皆茍也,懼閑居忽而大庭亦忽也。故廣眾者幽獨之證佐,言動者意念之枝葉,意中過、獨處疏,而十目十手能指視之者,枝葉證佐上得之也,君子奈何其慢濁?不然茍且于人不見之時,而矜持于視爾友之際,豈得自然?豈能周悉?徒爾勞心,而慎獨君子已見其肺肝矣。
【譯文】自己所獨知的,都可以聽任自便;別人看不見的,都可以放任自流。所以君子在此時也一定要兢兢業業,小的行動也一定謹慎,小的事物也不遺漏,這是害怕修養的功夫會間斷,害怕善念會停止,害怕私欲會乘隙而入,害怕自欺的意識萌發,害怕一事隨隨便便其余的事也跟著隨便,害怕閑居時疏忽到了大眾面前也會疏忽。所以說,在大庭廣眾面前的表現,是在隱居獨處時表現的佐證;言語和行動,是內心意念的枝葉。意念中的過失,獨處時的疏漏,在大庭廣眾中被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的毛病,就是在佐證和枝葉上得到的,君子怎么能漫不經心而不嚴格要求自己呢?不然在人看不見的時候隨隨便便,在和朋友相處時才矜持有禮,哪能表現得自然?哪能周到完全?只是白費心力,而那些在獨處時也嚴格要求自己的君子早已經看透你的內心了。
上一篇:或問:傲為兇德,則謙為吉德矣?曰:謙真是吉,然謙不中禮,所損亦多。在上者為非禮之謙,則亂名分、紊紀綱,久之法令不行。在下者為非禮之謙,則取賤辱、喪氣節,久之廉恥掃地。君子接人未嘗不謹飭,持身未嘗不正大,有子曰:“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孔子曰:“恭而無禮則勞。”又曰:“巧言令色足恭,某亦恥之。”曾子曰:“脅肩諂笑,病于夏畦。”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何嘗貴傲哉?而其羞卑佞也又如此,可為立身行己者
下一篇:這一口呼吸去,萬古再無復返之理。呼吸暗積,不覺白頭。靜觀君子,所以撫髀而愛時也。然而愛時不同,富貴之士嘆榮顯之未極,功名之士嘆事業之未成,放達之士恣情于酒以樂余年,貪鄙之士苦心于家以遺后嗣。然猶可取者,功名之士耳。彼三人者,何貴于愛時哉?惟知道君子憂年數之日促,嘆義理之無窮,天生此身無以稱塞,誠恐性分有缺不能全歸,錯過一生也,此之謂真愛時。所謂此日不再得,此日足可惜者,皆救火追亡之念,踐形盡性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