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禍福是氣運,善惡是人事,理常相應,類亦相求。若執福善禍淫之說而使之不爽,而為善之心衰矣。大段氣運只是偶然,故善獲福、淫獲禍者半,善獲禍、淫獲福者亦半,不善不淫而獲禍獲福者亦半。人事只是個當然,善者獲福,吾非為福而修善;淫者獲禍,吾非為禍而改淫。善獲禍而淫獲福,吾寧善而處禍,不肯淫而要福。是故君子論天道不言禍福,論人事不言利害。自吾性分當為之外,皆不庸心①,其言禍福利害,為世教發也。
【譯文】禍福是氣運,善惡是人事,從道理上來看,為善得福,為惡得禍,是常常相應的,事類也是相同的。但是執著于福善禍淫的說法而希望一絲不差的話,那為善之心就會衰減。大體來說,氣運只是偶然,因此做善事得福、做惡事得禍的人有一半,做善事得禍、做惡事得福的人有一半,沒做善事也沒做惡事而得禍或得福的人也有一半。人事只是個當然,做善事得福,我并不是為了得福而修善;做惡事得禍,我不是為了避禍而改惡。如果做善得禍做惡得福,我寧愿做善而處禍,也不愿做惡以得福。因此君子只論天道不講禍福,只論人事不講利害。從我的性分上說應該做的以外,其他都不去想。講禍福利害,只是為了教化民眾。
注釋
【注釋】①庸:用。此章把禍福看做偶然之事,與命定論稍不同。
上一篇:《氓》之詩,悔恨之極也,可為士君子殷鑒,當三復之。唐詩有云:“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又近世有名言一偶云:“一失腳為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此語足道《氓》詩心事,其曰“亦已焉哉”,所謂“何嗟及矣”,無可奈何之辭也。
下一篇:手容恭,足容重,頭容直,口容止,坐如尸,立如齋,儼若思。目無狂視,耳無傾聽。此外景也。外景是整齊嚴肅,內景是齋莊中正,未有不整齊嚴肅而能齋莊中正者。故檢束五官百體,只為收攝此心。此心若從容和順于禮法之中,則曲肱指掌,浴沂行歌、吟風弄月、隨柳傍花,何適不可?所謂登彼岸無所事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