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異端者,本無不同而端緒異也。千古以來,惟堯、舜、禹、湯、文、武、孔、孟一脈是正端,千古不異。無論佛、老、莊、列、申、韓、管、商①,即伯夷、伊尹、柳下惠都是異端,子貢、子夏之徒都流而異端。蓋端之初分也,如路之有歧,未分之初都是一處發腳,既出門后,一股向西南走,一股向東南走,走到極處,末路梢頭,相去不知幾千萬里,其始何嘗不一本哉!故學問要析同異于毫厘,非是好辯,懼末流之可哀也!
【譯文】異端,是說在根本上沒什么不同,而到了端末才有不同。千古以來,只有堯、舜、禹、湯、周文王、周武王、孔子、孟子一脈是正端,千古不異。不用說佛、老子、莊子、列子、申不害、韓非子、管仲、商鞅,即使伯夷、伊尹、柳下惠都是異端,子貢、子夏之類最后都流入了異端。大體說來,端頭的初次分開,就如同道路有了分歧,未分之前都從一處起步,出門以后,就一股向西南走,一股向東南走,走到盡頭,也就到了末路梢頭,兩股相距就有千萬里了。但開始時何嘗不是從一個地方出發的呢?因此學問的同異要從毫厘上去分析,這不是好辯,只怕墜入末流的可悲地步。
注釋
【注釋】①管、商:管仲、商鞅,二人皆先秦法家。
上一篇:衰世尚同,盛世未嘗不尚同。衰世尚同流合污,盛世尚同心合德。虞廷同寅協恭,修政無異識,圮族者殛之;孔門同道協志,修身無異術,非吾徒者攻之,故曰道德一、風俗同。二之非帝王之治,二之非圣賢之教,是謂敗常亂俗,是謂邪說破道。衰世尚同,則異是矣。逐波隨風,共撼中流之砥柱;一頹百靡,誰容盡醉之醒人?讀《桃園》,誦《板》、《蕩》,自古然矣。乃知盛世貴同,衰世貴獨。獨非立異也,眾人皆我之獨,即盛世之同矣。
下一篇:只泰了,天地萬物皆志暢意得,欣喜歡愛,心身家國天下無一毫郁閼不平之氣,所謂八達四通,千昌萬遂,太和之至也。然泰極則肆,肆則不可收拾而入于否。故泰之后,繼以大壯,而圣人戒之曰“君子以非禮弗履”,用是見古人憂勤惕勵之意多,豪雄曠達之心少。六十四卦,惟有泰是快樂時又恁極中極正。且懼且危,此所以致泰保泰而無意外之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