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而今舉世有一大迷,自秦漢以來,無人悟得。官高權重,原是投大遺艱,譬如百鈞重擔,須尋烏獲來擔①;連云大廈,須用大木為柱。乃朝廷求賢才,借之名器以任重②;非朝廷市私恩,假之權勢以榮人也。今也崇階重地,用者以為榮人,重以予其所愛,而固以吝于所疏,不論其賢不賢。其用者以為榮己,未得則眼穿涎流以干人,既得則損身鏤骨以感德,不計其勝不勝。旁觀者不論其官之稱不稱,人之宜不宜,而以資淺議驟遷,以格卑議冒進,皆視官為富貴之物,而不知富貴之也欲以何用。果朝廷為天下求人耶?抑君相為士人擇官耶③?此三人者皆可憐也。叔季之世④,生人其識見固如此可笑也。
【譯文】現在舉世有一個大迷惑,從秦漢以來,就沒人體悟到。官高權重,原只為了讓他擔當重大的責任、完成艱難的任務,就如同百鈞的重擔,需要找烏獲這樣的大力士來擔當;高聳入云的大廈,需要大木當梁柱一樣。這是朝廷求賢才,借用這種等級、地位、爵號等名器來委以重任,并不是朝廷要換取私人的感激,借用權勢來使人榮耀啊!現在高官重位授給別人,以為是為了使人榮耀,因此對所愛的人給以重用,而對疏遠的人則小氣吝嗇,不管這人賢還是不賢。被任用的人以為是為了使自己榮耀,沒得到高官時則眼穿流涎去求人,已得到高官時則刻骨獻身以感德,不考慮自己能不能勝任。旁觀的人不論當上高官的人稱不稱職,人選合適不合適,認為資歷淺的就是升得太快,原來官位低的就是冒進,都把官位看做富貴的東西,而不知道使當高官的人富貴是為了什么。這樣的做法,是朝廷為治理天下尋找人才呢?還是君相為讀書人尋找官位呢?任用高官的人、被任用的人和旁觀者,這三種人都夠可憐了。到了一個朝代的末世,人們的見識竟然如此可笑啊!
注釋
【注釋】①烏獲:戰國時秦國力士。與任鄙、孟說皆以勇力仕秦武王至大官。后也用作力士的通稱。 ②名器:指等級、地位的爵號和車服儀制。 ③抑:還是。 ④叔季之世:指國家衰亂將亡之時代。叔,指衰世;季,指將亡之世。
上一篇:天地所以信萬物,圣人所以安天下,只是一個“常”字。常也者,帝王所以定民志者也。常一定,則樂者以樂為常,不知德;苦者以苦為常,不知怨。若謂當然,有趨避而無恩仇。非有大奸巨兇不敢輒生饜足之望、忿恨之心。何則?狃于常故也。故常不至大壞極敝,只宜調適,不可輕變。一變則人人生覬覦心,一覬覦則大家引領垂涎,生怨起紛,數年不能定。是以圣人只是慎常,不敢輕變。必不得已,默變不敢明變,公變不敢私變,分變不敢溷變。
下一篇:漢始興,郡守某者御州兵,常操之內免操二月,繼之者罷操。又繼之者常給之外,冬加酒銀人五錢。又繼之者加肉銀人五錢。又繼之者加花布銀人一兩。倉庫不足,括稅給之。猶不足,履畝加賦給之。兵不見德也而民怨。又繼之者曰:“加,吾不能;而損,吾不敢。”竟無加。兵相與鼓噪曰:“郡長無恩。”率怨民以叛,肆行攻掠。元帝命刺史按之。報曰:“郡守不職,不能撫鎮軍民而致之叛。”竟棄市。嗟夫!當棄市者誰耶?識治體者為之傷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