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圣賢只在與人同欲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①,“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②,便是圣人。能近取譬,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便是賢者。專所欲于己,施所惡于人,便是小人。學者用情,只在此二字上體認,最為吃緊,充得盡時,六合都是一個,有甚人己。
【譯文】圣賢只在于和普通人的好惡相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不愿別人加在我頭上的事,我也不想加給別人,這樣的人便是圣人。能在自己身邊找到可以對比的事情,對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要勉強別人去做,這樣的人便是賢者。自己想要的都留給自己,自己所厭惡的都給予別人,這樣的人便是小人。學者用心,只在這欲、惡兩個字上體認,最為要緊。擴充到盡頭時,天地四方都成為一體,還分什么別人自己。
注釋
【注釋】①“己欲立而立人”二句:《論語·雍也》:“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達,通達。 ②“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二句:語出《論語·公冶長》。其文為:“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邢昺疏:“加,陵也。”即凌駕之意。
上一篇:吾友楊道淵常自嘆恨,以為學者讀書,當失意時便奮發,曰“到家卻要如何”?及奮發數日,或倦怠,或應酬,則曰“且歇下一時,明日再做”。“且”、“卻”二字循環過了一生。予深味其言。士君子進德修業皆為“且”、“卻”二字所牽縛,白首竟成浩嘆。果能一旦奮發有為,鼓舞不倦,除卻進德是斃而后已工夫,其余事業,不過五年七年,無不成就之理。
下一篇:父母在難,盜能為我救之,感乎?曰:此不世之恩也,何可以弗感?設當用人之權,此人求用,可薦之乎?曰:何可薦也。天命有德,帝王之公典也,我何敢以私恩奸之?設當理刑之職,此人在獄,可縱之乎?曰:何可縱也。天討有罪,天下之公法也,我何敢以私恩骫之。曰:何以報之?曰:用吾身時,為之死可也;用吾家時,為之破可也;其他患難,與之共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