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劍長三尺,用在一絲之铦刃①。筆長三寸,用在一端之銳毫,其余皆無用之羨物也②。雖然,使劍與筆但有其铦者銳者焉,則其用不可施。則知無用者,有用之資;有用者,無用之施。易牙不能無爨子③,歐冶不能無砧手④,工輸不能無鉆廝⑤。茍不能無,則與有用者等也,若之何而可以相病也?
【譯文】劍長三尺,用的只是一絲寬的利刃;筆長三寸,用的只是一端的銳毫,其余都是沒用的多余的東西。雖然如此,假使劍和筆只有利刃和銳毫,其作用就無法發揮。因此可知,無用的東西,是有用的東西所依托的;而有用的東西,是靠無用的東西來發揮作用。善于烹調的易牙不能沒有幫廚人,善于鑄劍的歐冶子不能沒有砧手,善于做木工的公輸般不能沒有鉆工。如果不能缺少,就和有用是一樣的,為何還認為它是多余的贅物呢!
注釋
【注釋】①铦(xiān):銳利。 ②羨物:多余之物。 ③易牙不能無爨(cuàn)子:易牙,春秋齊桓公幸臣。喜逢迎,善調味。爨子,灶下幫廚之人。 ④歐冶不能無砧手:歐冶,既歐冶子,春秋時著名冶工,曾為越王、楚王鑄劍。砧手,鍛鐵工,指歐冶子的助手。 ⑤工輸不能無鉆廝:工輸,即公輸般,魯人,又稱魯班,春秋時著名巧匠,木工奉之為祖師。鉆廝,鉆手,指工輸的幫手。
上一篇:古稱君門遠于萬里,謂情隔也。豈惟君門?父子殊心,一堂遠于萬里;兄弟離情,一門遠于萬里;夫妻反目,一榻遠于萬里。茍情聯志通,則萬里之外猶同堂共門而比肩一榻也。以此推之,同時不相知而神交于百世之上下亦然。是知離合在心期,不專在躬逢。躬逢而心期,則天下至遇也。君臣之堯、舜,父子之文、周,師弟之孔、顏。
下一篇:世之頹波,明知其當變,狃于眾皆為之而不敢動;事之義舉,明知其當為,狃于眾皆不為而不敢動,是亦眾人而已。提抱之兒得一果餅未敢輒食,母嘗之而后入口,彼不知其可食與否也。既知之矣,猶以眾人為行止,可愧也夫。惟英雄豪杰不徇習以居非,能違俗而任道,夫是之謂獨復。嗚呼!此庸人智巧之士所謂生事而好異者也。